原标题:首次发布“镇域创新发展潜力500强”
绵阳这些镇因何上榜?
□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绵阳观察 郭超英
日前,赛迪四川镇域经济研究中心首次发布“2024镇域创新发展潜力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报告。
报告显示:“2024镇域创新发展潜力500强”榜单中,四川共6地上榜,绵阳占4席。在西部百强榜中,四川共有42个建制镇上榜,绵阳占9席。值得关注的是,在西部百强榜前十位中,绵阳占4席,其中涪城区青义镇、永兴镇位居前两名。
科技创新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绵阳作为全国唯一科技城和四川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创新始终是其核心特征和显著名片。
绵阳的乡镇在全国500强和西部百强阵容中表现如何?入围乡镇都有哪些“科技与狠活”?川观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看数据
绵阳9镇入围西部百强榜并占据前二
纵观整份榜单,可以看出镇域创新发展潜力500强的地区分布不均衡,东部优势突出,地区分化明显。2024镇域创新发展潜力500强中,东部地区占404席,西部地区占11席。从位次分布上看,东部地区在排名1~100位中占据95席,具有明显优势。
榜单显示,绵阳有4个镇入围创新发展潜力500强,数量居全川之首。具体为涪城区青义镇、永兴镇,游仙区小枧镇和石马镇,在“2024镇域创新发展潜力500强”榜单中分列第175名、第316名、第333名和第365名,在全国整体处于中游水平。西部100强镇中,四川省表现突出,占据42席,其中绵阳占9席,数量居全省第二。西部前十中,绵阳占据4席,其中涪城区青义镇、永兴镇位更是位居前两名。
据了解,这是赛迪四川首次发布镇域创新发展潜力报告。镇域的创新发展潜力评价是对企业、资源、成果等多方面镇域创新发展的综合评价。
本次发布的研究报告通过对全国除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外的2万余个建制镇创新发展潜力进行全面评估,具体而言,从镇域的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成果三个维度进行评估,形成榜单。
报告认为,镇域创新发展潜力代表了镇域未来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经济增长能力,是镇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决定因素。提升镇域创新水平,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动能,事关镇域科创企业引培、创新平台建设、新兴产业发展,对镇域发展速度和质量都有着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看趋势
科技创新成为镇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镇域作为“上联城市、下接农村”的关键节点,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可以说,镇域强,则绵阳强。
赛迪四川镇域经济研究中心认为,由于镇域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有限,要持续推动镇域创新发展,必须在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上深化努力,推动镇域加强协作、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绵阳镇域在这方面表现如何?
走进位于西部百强“榜首”的青义镇,涪城区绵延30公里的“科创大走廊”在此全域贯通。这里有引入5名院士的“鸿儒·乡里”科创小院,绵阳科研重镇西南科技大学,以及西科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中国(绵阳)科技城5G科技园等创新园区……基于此,青义镇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源富集优势,瞄准新兴产业,5G、大数据、卫星研发和制造等创新项目相继落户,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以产业链为核心的模式增强了镇域经济内生发展动力。
游仙区小枧镇依托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驱动形成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和航空与燃机等优势产业链协同发展,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88.96亿元,增速18.39%。
与青义镇隔江相望的石马镇已培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44家。位于该镇的四川湖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了绵阳、成都和广州三地联动的研发机构布局,拥有有效知识产权245项。绵阳市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开发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科技成果,攻克了绿色聚合催化、防静电工艺等“卡脖子”行业技术难关。该公司以绵阳为中心,产品覆盖国内多个城市,国内市场销售占有率50%,且远销台湾、东南亚等多地区。
石马镇副镇长谭海波介绍,该镇还常态组织辖区企业对接光子研究院等院所平台,在企业和平台间牵线搭桥。已通过院所平台帮助飞腾精密、中科电梯等企业完成技术攻关7项、申报专利40余项。
从入围乡镇特点来看,创新主体丰富、科创资源富集、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格局等因素成为绵阳各镇上榜的关键,科技创新成为绵阳镇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看内因
持续入围各类榜单的动力何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榜单中,除了主城区的镇域创新发展潜力有目共睹,三台县、江油市等地的乡镇也在榜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来自传统农业大县的乡镇在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指标的榜单中入围是否有些意外?
近年来,三台县在“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理念下,立足自身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已然将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连续五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截至目前,三台县在库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技类市场主体达600余家。同时,以“校地合作”搭建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交流渠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等高能级平台。吸引川农大、省农科院等26家科研单位入驻,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40余个。
乘着这股东风,位于三台县主城区的潼川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科创资源和各类创新平台,创新潜力自然攀升,位于该镇的佳联佳禧公司更是成为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印染十强企业。
近年来,绵阳市坚持典型开路、先行先试,选取了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动力足、辐射带动强的乡镇开展试点工作。绵阳在镇域发展“赛道”设置上进行了分类,以发挥乡镇间的比较优势。通过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等措施,推动乡镇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当然,此举目标不止于试点乡镇,更是为了带动全域,实现各地均衡发展。
今年5月,赛迪四川发布了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榜单,绵阳多地上榜,且相较于往年进位明显。与此份榜单相比,虽然评价维度有所区别,但依然能发现一些诸如青义镇、永兴镇、花荄镇等绵阳镇域综合实力较强的“常客”。
可以预见,随着绵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底部基础越发夯实,创新赋能镇域经济发展的潜力不断挖掘,在各类榜单中将看到越来越多的绵阳身影。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