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小镇”故事何以今年特别多?
发稿时间:2024-10-18 08:47   来源: 绵阳日报

  □新声

  “小镇”故事,今年有点多。

  10月16日,“赛迪四川”再次就镇域经济发布研究报告。

  2024镇域创新发展潜力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榜单中,绵阳共13个建制镇上榜。其中,4个镇上榜创新发展潜力500强榜单,数量居全川之首;9个镇上榜创新发展潜力西部100强,数量仅次于成都。

  不少人可能觉得这个榜单似曾相识。5个多月前,同样是“赛迪四川”,发布了全国镇域经济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榜单,绵阳6地上榜,进位明显。可以看到,在两份“百强镇域”榜单中,绵阳镇域经济均表现不俗,进阶有度、变中有势。

  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此前,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镇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大部分乡镇承载能力偏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吸纳就业能力有限的短板仍然存在。近年来,绵阳坚持典型开路、先行先试,先后成立工作专班,出台九条政策措施,选取基础条件好、发展动力足、辐射带动强的乡镇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激活“镇能量”。

  就像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总要经历一番试炼成长一样,细数上榜镇域名单,不论是持续领跑的江苏、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抑或是拥有无限潜力的西部地区,各地的“镇兴”之道皆离不开“创新”二字。

  以此次位居“镇域创新发展潜力西部100强”榜首的涪城区青义镇为例,背靠众多硬核实验室、科技企业、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当地瞄准新兴产业、赛道产业,5G、大数据、卫星研发和制造等创新项目相继落户,找准了自身特色优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推动了产业集约集聚、延链成片,增强了镇域经济内生发展动力。这是一个以科技创新,淬炼“硬核”的故事。

  实践证明,不论是工业重镇,还是农业大镇、文旅名镇,或是商贸强镇,发展壮大乡镇经济,首要的就是立足乡镇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努力挖掘特色、创造特色、做强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

  涪城区吴家镇制造业当家,聚焦新型显示、汽车电子、航空航天三大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绵阳惠科、富临精工、龙华薄膜等大企业接踵而至,带动一片、形成一群;位于农业大县三台的潼川镇紧扣商贸服务业、鞋服制造等主导产业,瞄准成渝地区产业转移精准招商,由此打破瓶颈、摆脱路径依赖,实现“老树发新芽”;以工业类为主导的游仙区小枧镇一手做强工业领域优势,一手策划组织丰富的文旅活动,打造“Yu枧四季”特色文化项目品牌,经济的活力和张力拉大……

  “小镇”故事是“创”出来的。各地有力改革、科学布局、精细落实,当许多故事情节铺陈在一起,“创新”既体现在蓄势聚能、锻造新质生产力上,也体现在做优环境、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上,还体现在协调发展、多元融合上,不仅恰好契合了榜单评估标准中“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成果”三个评价维度,其内在逻辑也跃然纸上: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期待,越来越多的绵阳乡镇把名字写上榜单,讲述更多的“小镇”故事。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