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若雪 尹秦 宋德平
相约科博盛会、相聚科技之城。10月16日,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举行,干货满满、亮点纷呈。
15时,来自央省级主流媒体、行业媒体、自媒体等42家媒体单位、70名记者陆续进入四川新闻发布厅,架机器、选座位、准备问题。
在发布会上,副市长邓辉,向外界发出科博邀约,“本届科博会以‘科创引领·新质转化·开放合作’为主题,创新办会理念与办会模式,以‘科技创新’开辟新赛道,以‘成果转化’汇聚新资源,以‘产业促进’塑造新动能,推动形成‘以科兴会、以会促产、科产一体’的良性互动。”
一个“新”字,是这场发布会上最响亮的关键词。从在场媒体记者的竞相提问中,可以窥见端倪。
科技日报记者,关注最新的科技成果。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品华透露,“本届科博会期间,我们将同期召开四川科技计划重大成果发布会暨中央在川大院大所成果转化对接会,会上将发布一批最新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体现引领科技前沿、紧扣产业需求、应用前景广阔三大特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则关注首次全面实行市场化办会的特点。
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本通,用“变”与“不变”来说明首次全面市场化办会的特点和亮点。
“变的是办会模式,由‘政府主导’到‘市场运作’;不变的是办会导向,科博会将继续致力于为参会各方搭建务实高效的经贸洽谈和项目对接平台,在更大范围凝聚创新力量、汇聚创新资源、深化创新合作、推动创新转化。”史本通说。
在问答间,第十二届科博会的更多细节一一展现——
打开正在布展的科博会展览空间,犹如打开一扇“创新之窗”。
设有战略科技、前沿科技、国际合作、中国(西部)科学城4个专题展和航空航天国防科技主题展。展览总面积2.5万平方米,参展单位150余家,将有1000余项“高精尖”展品“亮相”,让外界从这里看到“创新之变”。
翻阅崭新的科博会“时间表”,会看到一场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科博会期间,将同期举行“1+6+N”系列产业合作活动,更好发挥科博会作为重要开放平台,在链接创新资源、涵养优质客商、推动产业合作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促成一批新质生产力优质项目落地。
会场外,更多事例印证着回答。就在同一天,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系列活动在绵阳举行。“两弹一星”精神,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绵阳前行的道路。
仿佛是种回应。邓辉在答记者问时谈到,绵阳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上的新进展,“我们鼓励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基础研究、前沿科技攻关,7个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涪江实验室发布核医学科技进展16项,其中X-FLASH放疗射线源样机在全球首次达到临床所需剂量率,我国首台E-FLASH放疗系统工程样机成功研制。”
发布会上,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实例,照见了前沿科技与新兴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一问一答间,更彰显了绵阳以开放促改革谋发展、求新、求变、求突破的信心决心。
随着新闻发布会举行,科技盛宴即将全面启幕。作为东道主,绵阳发出“城市邀请函”,与你共赴科技之约!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