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河道的小桥宽敞平坦,山间道路两旁层林尽染,山林掩映间的村屋各具特色……深秋的北川羌族自治县马槽乡黑亭村,来往村民络绎不绝,处处欢声笑语,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记者 曾晨 陈超
不久前,黑亭村一处老桥刚刚改造完成,桥面一改“老态龙钟”的面貌,安装了崭新的安全护栏、修复了坑洼的桥面,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村民眼前,为这幅乡村画卷增添了一抹新景。
“过去,每逢赶场我都要到河对面买饲料,但这桥既不好走又没有护栏,太危险了。”黑亭村二组村民张福友的一席话引起了村民们的共鸣。张福友告诉记者,作为该村通往场镇最便捷的道路,在几个月之前,这座老桥还是“雨天会打滑、汛期恐被毁”的“忧心桥”。
今年6月,马槽乡纪委在开展“有事找纪检·您说我监督”工作中,张福友和村民们整修改造老桥的意愿强烈,大家纷纷表示,桥面坑洼多、易积水,特别是在汛期,过桥时大家往往提心吊胆。
随后,乡纪委干部在走访中得知,该桥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连接青片河两岸。受2022年洪灾影响,老桥护栏和桥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影响周边65户、220余名群众的出行安全。
据黑亭村村干部介绍,距离老桥700米处正在修建一座新桥,出于资源优化配置考虑,未对老桥进行及时整修。
“群众既然有呼声,我们就得有回应,无论是老桥还是新桥,都关乎群众的出行安全,都得兼顾。”马槽乡纪委干部范国彪介绍,摸准问题情况后,乡纪委立即向上汇报,督促分管领导和黑亭村两委干部加快问题整改,修建护栏、修复路面,消除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乡纪委发现新桥项目建设因资金问题存在滞后情况。为督促加快施工进度,乡纪委将情况上报县纪委监委,县纪委监委随即督促县交通局加快项目资金拨付、提速工程进度,新桥项目得以稳步推进。现在,在黑亭村,老桥变身“安心桥”,不远处的新桥也已经正式完工。
北川地处山区,针对地质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特点,北川羌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协调督促乡镇、交通等部门(单位)在全县范围内对道路安全、交通出行难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将汇总情况专项上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确立坚定实施交通设施建设攻坚行动。今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2.5亿余元,完成整修农村灾毁道路40.2公里,修缮、拆除重建桥梁共23座,15个村5000余名群众的出行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县纪委监委严肃整治履职不到位、乱作为等问题,涉及道路相关问题立案6件,党纪处分4人。
“路好走、桥好过,我们出门方便又安心。”如今,交通更加便利、出行更加舒心,当地群众纷纷点赞。
在北川,一座座桥梁成为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一条条安全平坦的农村公路串起千家万户,满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通向远方。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