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三台县芦溪中学召开2024年秋教学研讨会
发稿时间:2024-10-13 11:34   来源: 绵阳新闻网

  绵阳新闻网讯  为了贯彻落实三台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在“三新”背景下,全面深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校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育教育新质生产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育人水平,依据教研计划,芦溪中学全体教师召开了以“深耕教学常规与科研,奋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秋教学研讨会,着力打造高效课堂,把教研工作做到“实、广、新、细”。

  教学研讨会。教学教研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学期伊始,该校领导提前召开教学研讨会,部署新学年工作安排。

  教学管理团队会。根据教学研讨会内容,教科室召集各年级教学负责领导和教研组长召开教学管理团队会议,提前部署、聚焦重点,把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成长、学生学科活动等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学期工作平稳顺利开展,为整学年的教学教研工作开好局、把好关、开好头。

  该校以教学质量第一、教师素养第一、课程品质第一、改革性第一为目标,深耕学科教研,狠抓课堂教学、常规教研。

  优化课模赋能新课堂,深研课标蓄力共成长。大教研上,各年级备课组经过精心打磨,课模研讨、课模说课,充分展示了本学科“新授课”“评讲课”的基本模型和具体操作流程,供大家学习和研讨。这既是一场交流的盛宴,也是一场思维的碰撞。老师们且行且思,且悟且进,以研促思,以思促变。

  狠抓教学提质量,教研助力创新高。集体备课是再创造的过程,强调集思广益,相互切磋。芦溪中学集体备课求同存异,保证各个班级的教学符合实际。

  在教研会上,教研组长、研究员、学科联系领导分别就教师备课层层把关,将备课落到实处。

  课程要改革,课堂需转型,要转变育人方式。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究,该校提出了“134”课堂教学模式,即:

  一个理念: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及时清扫”的课改理念;三次备课:加强“个人初备、集体备课、研后再备”的三次备课,集集体智慧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四个环节:“导、学、研、测”课堂教学“四步导学法”,根据学科特色,将此四步导学法转化成分课型的学科课堂教学环节。

  教学团队常规巡查。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只有在每节课前备好教材备好学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管理团队每月组织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内容包括教案书写、听课记录、教辅练习和做高考模拟卷等情况。同时,每天还进行课堂巡查和教学常规巡查,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建议对相关部门和年级部报送。

  行政领导推门听课。为狠抓课堂效益,坚定不移地推动芦中高质量发展,该校行政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课堂结束,及时与老师交流课堂情况,课后检查老师们的备课本、批改记录本,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该校督导组深入课堂调研。该校教学视导组深入语、数、外等九门学科的课堂,认真听老师们的复习课、评讲课,并与学生进行亲切交流,全方位了解各阶段教育教学工作,并以视导为契机,继续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高考备考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科大组长、研究员进行课堂督导。为了推进高中课堂教学改革,该校学科大组长,研究员携同无课教师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课堂观摩。课后,分析课堂特点,给出建议。

  校本课程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芦溪中学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创新与突破,旨在构建一个既具有时代特色又蕴含地方色彩,同时鲜明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该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倡导全体教师共研共进,共建研究型学校。2023—2024学年度,该校教师砥砺深耕,在科研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与创造力,其科研成果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教育探索的征途。

  躬耕笃行撷芬芳,踵事增华梦远航。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中将继续以“研”为魂,以“研读、研修、研究、研题、研发”为举措,在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高效学习管理上加强研究,促进学校高品质内涵发展。(赵丽 杨勇 黄友勇)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