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庆假期,各行各业的众多劳动者——
坚守岗位拼搏奉献 干事创业再建新功
最是奋斗动人心。广袤的绵阳大地上,升腾着昂扬进取的活力,涌动着踔厉奋发的干劲。国庆假期,许多绵阳劳动者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用拼搏诠释责任担当,用行动守护万家灯火。正是这些平凡的身影,让大家的国庆假期更加欢乐祥和。
游仙高新区航空与燃机配套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记者 唐舒琪 摄)
市政工程建设者
紧锣密鼓抢工期
绵阳新闻网讯 国庆期间,我市各市政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者铿锵突进。
在涪城区杨家镇万和村,市重点工程绵阳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医疗中心”)工地上,中铁建设的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室内精装修、机电安装等施工作业。
施工现场的工人夏俊强正在墙上画比例尺,戴着厚厚的安全帽,额头汗水清晰可见,“干几天再回老家也没什么,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大楼能早日竣工。”
国庆期间,像夏俊强一样的工人还有90多名。他们坚守在医疗中心工地一线,他们用施工机械和工具发出的轰鸣声,奏响献给祖国的赞歌。
据悉,医疗中心现已完工85%,其中主体工程、二次结构、幕墙施工完成,精装修完成约80%,机电安装完成约90%,室外总坪完成约60%。
在绵阳城建攻坚重点项目创业大道南延线工地,建设者们同样坚守在岗,全力奋战在施工一线。
走进钢筋加工房,伴随阵阵“嗞嗞”声,滚烫的焊渣飞溅,不同型号的钢筋完美地衔接在一起,陈师傅娴熟地绑扎着钢筋。
“前段时间雨水不断,我们还面临高温天气,施工难度较大。最近凉快了,很适合室外干活,我们也是分秒必争。”陈师傅说。
在封闭施工区,喷淋养护装置自动洒水养护,大型机械来回奔忙,整个场区紧张有序、忙而不乱。一顶顶安全帽下,一张张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干劲十足。据了解,截至目前,创业大道南延线工程已累计完成总工程量59%。(记者 兰建春)
监控垃圾处理设备运行情况(记者 邓勇 摄)
产业项目建设者
坚守岗位施工忙
绵阳新闻网讯 国庆期间,记者走进游仙高新区航空与燃机配套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只见多台塔吊高高矗立,机械臂来回运转,各类材料精准有序运送到施工点位,工人们在岗位上紧张忙碌,机器轰鸣声、铁锤敲击声此起彼伏。
在钢筋加工区域,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生产着项目建造所需要的各种钢筋。钢筋班班长杜东银来自湖北。“国庆假期也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期,我们选择坚守在岗位一线加紧施工,希望为项目早日完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杜东银笑着说。项目共划分为A-F六个地块,今年4月A区地块开始正式施工,目前A区已有3栋楼完成封顶,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工作,其余3栋楼仍在进行主体施工。
航空与燃机配套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现场生产经理李元平介绍,为了保障A区能够顺利交付,现场60多名管理人员、560多名工人和40多台机械在国庆期间坚守岗位不停工,全力推进项目进度,确保今年年底A区全部封顶。
绵阳富乐投资有限公司现场代表张正东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围绕航空领域不断培优引强,打造集产品原材料加工、产品设计制造、研发试验、整机装备和售后维修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汇聚,加快形成航空领域全产业链智造园区,推动游仙航空与燃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游仙区立足自身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现代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等新质生产力,沿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游仙区三大新兴产业之一,航空与燃机配套产业园旨在培育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高新技术智能制造产业高地。(李洋 梁霭彬 记者 唐舒琪 李媛媛)
G247三台县永明至花园公路工程项目加紧施工(记者 李春梅 摄)
环境服务公司员工
全力以赴保运转
绵阳新闻网讯 绵阳中科绵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经开区等地的垃圾处理,国庆期间该公司依然和平时一样,24小时运行不断,为城市的清洁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号炉右侧火焰靠下,料层偏厚,请注意及时调整,减少右侧的料层。”绵阳中科绵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运营部值班长李浩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对设备进行监控和调整,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在国庆期间,我们通过增加巡视人数、分区域巡视的方法,将原来规定的两小时巡视一次做到了一小时巡视一次,加大了巡视力度,同时加强监督生产系统仪表盘的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尽全力保证安全生产。”李浩说。
绵阳中科绵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主体,协同处置餐厨废弃物、污泥、医疗废物等多种废弃物,创新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国庆期间,该公司每天为绵阳处理近2000吨各类垃圾,并发电约73万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自动化和AI的加持下,我们的项目实现了地磅无人值守、垃圾吊智慧化管理以及燃烧的自动控制,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项目和工作强度。”李浩说。
据了解,绵阳中科绵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创新建立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全国仅有的9家低碳/零碳试点单位之一。
绵阳中科绵投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富桃介绍:“今后,公司还将继续协助做好餐厨垃圾、大件垃圾、生活垃圾等分类、运输、处置工作,确保绵阳市生活垃圾全量化、无害化规范处置;高效利用沼气提纯项目,进一步促进绵阳地区碳减排工作;加快推动供热项目,助力绵阳碳减排、碳双降,巩固绵阳地区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生态成果。”(记者 刘曾太 邓勇)
魔芋精深加工(记者 安峥 摄)
企业生产车间工人
加班加点赶订单
绵阳新闻网讯 国庆期间,安州高新区企业职工坚守在生产一线,加班加点抓生产、赶进度,力争圆满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周利是四川东方魔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质检员,节日期间,她忙碌在制造、杀菌、内包、外包等各个车间。从原料到成品,她都会亲自检查一次,确保出产的每一袋食品都保质保量。
东方魔力是一家以魔芋为原料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出口贸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韩等国家。在企业生产车间内,机器声轰鸣,工人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娴熟的技术掌控着每一个生产要素及环节,各工序、各岗位紧密衔接、全面联动,生产线紧张有序地进行生产。
公司生产总监杜俊介绍,今年国庆前订单激增,同比增长20%,为了保证订单如期交付,所有员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确保以最优质的产品给国内外客户最满意的答复。
绵阳亿丰来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加工、销售钢化特种玻璃、中空玻璃、夹胶玻璃等产品的企业。
国庆期间,为了赶制订单,企业全员上岗,各道生产工序高效运行、有条不紊。总经理李强表示,下半年订单大量增加,只能加班加点,合理安排工人调休,两个车间都是满负荷运行。钢化玻璃争取做到三千平方米,中空玻璃做到一千平方米,准时把货物交给客户,完成四季度既定目标。(周子艺 王思颖 记者 安峥)
执法人员为游客服务
城市综合执法人员
值守巡查不松劲
绵阳新闻网讯 国庆期间,绵阳街头巷尾人流量明显增大,市容秩序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了给市民和游客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精心安排,加大执法力度,全力维持市容秩序。
执法人员穿梭在大街小巷,对占道经营、乱摆乱放、违规广告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同时,执法人员还加强了对违规广告的清理力度,让城市更加整洁美观。
“国庆节期间,我们所有执法人员都在岗,安排了12个班组,在辖区内采用定点值守和巡查管控的方式,重点管控绵州记忆周边的游商、坐商占道等不文明经营行为。”涪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吴豪介绍说,一旦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执法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记者 唐韬 文/图)
公交车司机
尽职尽责护出行
绵阳新闻网讯 手握方向盘,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是绵阳公交司机每个假期的常态。今年国庆,城区有1480名“公交人”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为市民假期出行保驾护航。
10月3日早上5时40分,13路公交车司机胡红亮赶到圣水寺停车场。他成为公交司机已有8年了。
6时20分,首班发车前,胡红亮再次确认安全监控镜头没有遮挡,这样的一个个小细节,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这套系统能防超速、疲劳驾驶和危险驾驶。对乘客和司机都是一种保护。”他说。
国庆前,在公司安排下,胡红亮和同事们刚结束了新一轮的安全培训,又再次对车况和路线进行了检查。
路车的行驶线路是城区公交的重要线路之一,涵盖园艺山和中心城区几条主要路段。尤其是建国门站,还汇集了多条公交线路。
因假期客流量增大,公交车遇到堵车的情况在所难免。胡红亮和同事们提前做好准备,备上呕吐袋,如遇乘客晕车呕吐,能够第一时间用上。这些细心、暖心的服务,得到市民游客的好评。(记者 兰建春)
志愿者为旅客服务
车站机场志愿者
热情服务暖人心
绵阳新闻网讯 国庆假期,来绵阳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坚守岗位,在绵阳各处交通枢纽区域开展一系列热忱、周到的志愿服务,温暖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也展示出这座文明城市的魅力。
维持秩序引导旅客有序上车,帮助旅客搬运行李,为外地游客介绍绵阳主要景点……10月5日9时30分,记者在绵阳火车站站前广场看见,随着多趟车次抵达,出租车乘车点的志愿者们忙碌起来。
“他们帮我搬行李,还热心地推荐旅游景点,非常贴心。”从内江来绵阳旅游的王女士笑着说,没想到刚一下车,就看见这里有很多志愿者帮忙,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
据介绍,早在9月中旬,绵阳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就对志愿者开展了集中培训,从站车文明用语到问询指引技巧,从客运基本知识到乘车安全保障,从岗前准备到着装标准,以保证国庆假期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9月30日起,每天9:00到11:30、14:00到16:30以及18:00到20:30这三个时间段,共计80多名志愿者到绵阳火车站、南郊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参与志愿服务。
“每当听到旅客的一句‘谢谢’或者看到对我们竖起的大拇指,心里就觉得特别温暖。”绵阳市富临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志愿者陈刚告诉记者,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让每个来绵阳的旅客少一点奔波的劳累。(记者 邓勇 刘曾太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