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安静低调的君子
发稿时间:2023-09-17 08:02   来源: 绵阳日报

  □刘策(绵阳)

  方晓,吾友也。

  方晓,画家,书法家,体格瘦削,恂恂一儒生。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善交际,话不多,更谈不上健谈,即便谈,谈的也是自己对艺术的体会心得。他安宁笃定,大隐隐于市,生活在自己的心灵与性情里。他有自己的节奏,以一种从容的姿态,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当下,实话实说,像他这样的君子,就如珠穆朗玛峰顶上的氧气,少之又少了。

  方晓终日沉静于画室,潜心作画,佳作频出。他的画,或清秀或绚丽,笔触细腻,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布局或紧凑或疏朗,勾勒出引人入胜的意象。他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心境与风骨展示在画上,流淌在笔触之间。

  方晓出生于大跃进时期,小学三年级时遭遇时代变革开始,在其母亲任教的小学里,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戴帽子初中,后因家庭出身问题而中断学业。

  方晓自幼酷爱文学,学业中断却开启了他的自学模式。他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入手,手抄《唐诗三百首》,继而文学史,历代文论,就是知青下乡的4年,也从未中断。

  终于迎来了恢复高考,他考入四川省蓬溪师范学校,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从文学转向美学、哲学。欣喜的是,他在蓬溪师范遇上了国画家、美术教育家钱五元先生,成为钱五元先生的入室弟子,开启了他的丹青之路。此后,不管他身处何地,做何工作,都孜孜以求,远离红尘,埋首静心,以自然为师,向古人学习,上追宋元,下法明清,不慕荣利,谢绝浮华。后又有幸追随著名学者徐无闻先生学习书法篆刻,转而习作诗词。观其诗风、书风及印风,一如其画,始知典雅婉约为其有意追求,亦始知诗书画印四为一体,方晓多才多艺矣!

  前不久,方晓花了足足8个月时间,临摹了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王希孟(近12米长卷)的《千里江山图》,精细入微,神似十分,达到“有古无我,古中有我,融古为我”的境界。被原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著名山水画家程大利先生誉为:当与王希孟原作一起,供后人研究之用之优秀之作。有人重金求购,方晓一概不允,他说他要慢慢细品,用以与宋人相通。

  我不懂画,但我极喜和方晓谈画,他话少,但精,常是一句话就将我如乱麻的问题捋顺了,古人云“忽然古明月,照见天怀朗”,想必说的就是如此情状。

  方晓是位安静的人,有趣的是,他把山川之静作为倾力描绘的主题,实在是抓住了山川之魂。大自然的常态是静。唯静,才能把握造化本质,进而把握人生,才有虚静超脱的审美心胸,才能实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大境界。他人画如一,散淡安详。从画中可见他心静如止水。所以,他的画亦干净无尘,澄明如镜。

  方晓是位低调的人,十年未见,他不声不响,一下子亮出了让人惊羡的作品。令人感佩。低调的人,相信所有的人事,都是因缘际会带来的磨砺,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他们热爱生活,不需要刻意证明给谁看,更不必用高调来彰显自己的存在,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内心的感受。低调的人,把日子变成了如山涧般细水长流,把生活过成了如秋菊般淡而有味,自己也活出了坐看云起的气象。宋代徐积《送晦叔》诗云:“且喜胸中无一事,一生常在平易中。”仔细想想,方晓就是这样低调的君子。

  我非常赞赏这样低调的君子,为有方晓这样的朋友感到幸运快乐和自豪。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