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擎旗帜担使命 守正创新奏强音
——平武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越是伟大的时代,越需要精神的引领;越是逐梦的征程,越需要理论的指引。回眸2023年,平武宣传思想文化的力量,如静水深流浸润人心: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篇篇有声势、见实效的新闻报道,为全县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汇聚磅礴力量;
一轮轮精彩纷呈的惠民演出,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
一条条增“颜值”提“气质”的创城之举,让文明风尚激发城市活力……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一年来,平武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勇争一流,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新闻宣传浓墨重彩、文艺精品好戏连台、文明创建成果丰硕,为新时代平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利的文化条件。
①体验白马风情
筑牢思想之基 让党的创新理论镌刻龙州大地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激扬奋进力量。平武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指导实践,着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示范引领,理论学习提质增效。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平武县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为抓手,抓住“关键少数”,聚焦领导干部、一般干部两个核心层级,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印发《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切实提升理论学习质效的实施方案》,坚持督导与促进相结合,推动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全年开展列席旁听41场,示范带动全县党员干部持续用力把党的创新理论学懂弄通做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有声有色,理论宣讲生动鲜活。构建以县委理论宣讲团为引领,“理论+群众+文艺”宣讲为支撑,微宣讲、云宣讲为补充的大宣讲格局。组建县委宣讲团、青年理论宣讲队、“五老”宣讲团等特色宣讲团,通过走村进寨、线上线下、文艺展演等多种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等专题宣传宣讲1200余场,覆盖受众10余万人次。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用稿数、学习平台使用情况均保持在区县前列。
②自然教育活动
坚持守正创新 用开拓进取硕果展现龙州成就
守正才能保持航向,创新才能扬帆远航。
奋进新时代,必须有昂扬的主旋律引领;迈向新征程,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全县新闻战线聚焦重大决策、重要节点、重大活动,守正创新、勇担使命,讲好奋进中的平武故事,让主旋律成为凝聚人心的正能量。
——聚焦中心大局,重大主题报道浓墨重彩。坚持对内对外宣传一起抓、围绕“三大名片”重点抓,持续开展“来秘境平武·逛熊猫家园”和“熊猫走天下·生态进万家”两大主题宣传活动,全县“3+4+N”生态农业产业、自然教育联盟及其系列活动、“万名群众进城镇”“建设百里精品民宿走廊”“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等重点工作的对外宣传曝光率持续上升。全年共计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川台等央省主流媒体刊发(播)稿件857条次。央视《新闻联播》用2分53秒专题报道平武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经验,引发热烈反响。举办魔方拼出“深山小故宫——平武报恩寺”“绿茶文化节”“熊猫杯”美食荟、王朗白马风情节等大型直播活动7场,在线观看突破30余万人次,曝光量100万+。
——推进媒体融合,主流舆论传播高歌奋进。强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搭建完善县级媒体平台+行业公众号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创设“百村·千宿·万人业”“践行一线工作法”“古寺涪音”等特色品牌栏目13个,年总点击量达200万+。全年被央省平台采用新闻、短视频、图文稿件632条。“直播平武”“微平武”成功入驻人民日报号、新华社号。成立绵阳市自媒体协会平武工作站,举办专题采风,发布宣传视频共计20个,播放量达170.19万,开展助农帮销公益直播100余场次,实现帮销农产品900余万元。
③“书香龙州全民阅读”活动
注重价值引领 让最美文明风尚润泽龙州儿女
文明新风,培育时代新人,彰显龙州魅力。
平武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以服务群众需求为目标,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着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精神文明创建硕果累累。坚持榜样引路,深化文明创建。开展“德耀龙州·礼润平武”系列乡风文明暨道德模范选树活动,表扬各类先进典型38个。获评中国好人1人、四川好人1人、省级文明家庭1户、省级最美家庭2户、天府好家规1个。2023“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王朗片区巡护员梁春平被央视《道德观察》栏目专题报道。一张张不断延伸的“好人名单”,一个个不断扩充的“先进集体”,一件件感人的善行义举,成为龙州大地最闪亮的精神坐标,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围绕“五项核心内容”,积极实施“五大行动”,孵化培育“熊猫家园+党建服务”等特色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持续推进以帮扶、帮教、帮销为主题的“三帮”专项活动上千场次。落实涉农整合项目乡风文明建设项目资金60万元,全覆盖推广“红黑榜”“道德银行+积分兑换超市”等乡村治理模式,高村乡“道德信用社”被省委办公厅《四川信息》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平武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经验被《精神文明报》刊载。
——创城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全县深入实施交通秩序整治、门前六包、腾公为民等八大专项行动,整改城市绿化问题54处、城市公园问题29个、城市道路问题84处,整改小区脏乱差问题1218个。新划共享停车位417个,新建公共卫生间40个,切实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扎实推进“四大”联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村镇创建占比达91.86%。
民俗文化展演
繁荣文化事业 让艺术之花绽放龙州风采
以文润城,丰厚文化底蕴,绽放龙州风采。
平武坚持以文兴城,以文塑城,城市文化名片愈加鲜亮,文艺精品推陈出新,传统文化悠久弘扬,文旅活力全面迸发,魅力平武的精神图景、历史底蕴绽放出更加靓丽的活力。
——文艺创作欣欣向荣。摄影作品《千里冰封》荣获“达盖尔摄影金像奖”。纪录片《巴山蜀水忆秀老》在首届家国情怀主题微电影文化艺术盛典中获十佳影片。纪录片《白马寨的白马人》获省委宣传部“神秘蜀韵百部川扬”网络视听精品传播大赛二等奖。《绿皮火车》荣获三毛散文奖,长篇小说《尔玛史诗》入选省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2023年,平武县文艺作品共获市级及以上奖项30余项。
——文化项目层出不穷。做好“旅游+”文章,报恩寺、西城门古街、报恩文旅康养城等37个文旅项目加快建设。举办“春游绵阳·观花乡野”文旅季活动、第九届梅花节、第二届桃花节、中国旅游日全国自驾游平武行活动、来秘境平武·逛熊猫家园系列文旅体验活动。设立4000万元精品民宿发展风险基金,全力打造“岷山度假百里精品民宿走廊”。平武被列为省级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创建单位,高村乡民主村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文化传承掷地有声。稳步推进国家级羌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级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进非遗进校园、进景区传承活动30余场次。成功创建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县,成功申报传统村落25个,挂牌保护历史建筑8处。系统梳理整理红军红属口述史、革命文物等珍贵资料300余件。开展“报恩情韵”“送戏下乡”和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活动2300场次。龙安镇古建筑群连片区域成功创建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项目。成功举办王朗白马风情节。
坚守安全底线 健全机制压实责任筑牢龙州防线
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于以高度的自觉、强烈的担当、扎实的作风,推动工作开创新局面。
平武坚决贯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各项任务,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履职不力的行为,提升制度执行力、持续释放制度效能,提高意识形态领域治理能力,筑牢全县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常抓不懈,健全责任机制。印发意识形态工作实操手册和清单,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按季度推进各党委党组意识形态研判。围绕“三预”“五抓”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周报”“月研”工作机制,形成网络舆情全县“一张网”、舆情处置“一张图”工作模式。
——多措并举,肃清文化阵地。强化自媒体管理,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行,关闭僵尸账号、重整无用账号,约谈自媒体2家。做好扫黄打非及新闻出版工作。组织开展“正道”“新风”等专项行动4次。开展出版、电影、娱乐等文化市场常规联合执法检查23次。
——筑牢防线,严控网络舆情。实施“护网2023”网络攻防实战演习和应急演练。制定网络舆情专项应急预案4份,发出舆情风险提示2份,处理涉灾虚假信息1起。共监测跟进涉及平武县负面舆情60余条,均已得到妥善处置。
一个时代的图景,奋斗是最美的底色;一座城市的崛起,精神是重要的力量。在纵深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平武的征程中,平武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将勇担新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发出平武好声音,展示平武新形象。(记者 任露潇/文 胡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