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从三台县重点产业人才和直播电商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获悉,三台出台了两项人才政策(《三台县支持重点产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试行)》和《三台县支持直播电商人才发展八条措施(试行)》),打出政策、引智、服务“组合拳”,搭建“招贤”通道。据了解,去年以来,三台引进各类人才1500余人,超过前两年全县引进人才数量的总和。
《三台县支持重点产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试行)》,提出8条具体措施——
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实践锻炼”。从县级储备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中统筹调剂10名左右事业编制,根据重点企业需求专项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后安排到重点产业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时间不少于2年,期满后根据本人、企业、行业主管部门意愿,实行双向选择。
大力实施企业引进人才“双向奖补”。每年开展企业人才需求调查统计,动态调整企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鼓励企业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按照引进人才的学历、职称、技能等情况,给予企业0.1-5万元/人的一次性奖励。同时,给予人才300-3000元/人/月的生活补助,最长可连续补助3年。
支持企业使用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支持企业柔性引进人才(团队),按企业实际支付劳务报酬总额的20%给予企业柔性引才补助,每家企业每年累计最高给予10万元;同时按柔性引进人才实绩贡献,给予柔性引进人才适当奖励。支持企业公开发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需求项目“榜单”,对成功揭榜并实现成果转化的项目,按项目揭榜到位金额的20%给予资金补助,每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鼓励支持党政专业人才“惠企服企”。按照重点产业企业需求,设置驻企工作服务专班,从县内党政机关选派有经济工作经验、有个人意愿、所在单位同意的干部人才到企服务。
加强院校地企深度合作“订单育才”。鼓励企业联合大中专职业院校,“订单式”开展人才联合培育项目,按照培育项目实际投入的5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每年补贴总额不超过10万元。每年遴选50名左右优秀企业人才到国内知名高校、500强企业、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培训机构学习研修。对企业自主开展人才培训的给予最高600元/人培训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万元。
助力企业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国省市级创新平台,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资助;新建博士后“两站一基地”的,给予最高30万元一次性资助;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给予最高30万元一次性工作补助。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围绕技术攻关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取得市级及以上科研成果的,按照项目合作到位金额的20%给予补助,每家企业每年申报总金额不超过20万元。支持高层次专业人才领办(创办)科技型实体企业,根据创业项目综合评定后一次性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支持企业承办人才活动,给予承办机构最高10万元的活动经费支持。
畅通企业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打破户籍、身份、档案、所有制等制约,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在劳动关系所在地自愿参加相关职称评审委员会的职称评审。不同体制、不同企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可连续计算。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增加爱岗敬业、工作业绩的评价权重,对论文、科研、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不作统一硬性要求。打通企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企业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参加专业技术中高职称评审。
用心用情纾解企业人才“后顾之忧”。对企业新引进的硕博人才或相当层次人才子女,由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县内公办学校(含幼儿园)就读。引进后优先安排入住人才公寓,在未安排入住人才公寓期间按不超过600元/月进行租房补贴,全职在三台工作满2年且在县内购置自住首套商品房给予最高10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
《三台县支持直播电商人才发展八条措施(试行)》,分别从引进、培育、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8条具体措施。
其中,对首次创办小微直播电商的企业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2000元/户一次性补贴,符合条件的还可申请人社部门的创业补贴。对年带货销售额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以上的直播电商人才,分别给予0.5万元、1万元、2万元的奖励,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优先纳入金融政策扶持。
支持直播电商产业平台建设,开展县级优秀电商带货直播间评选,对获评的人才(团队)给予每个直播间1-3万元奖励。对首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直播电商示范基地(园区)称号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据介绍,去年以来,三台以“人才就是生产力”为宗旨,出台人才新政,引进人才的同时,积极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努力让人才“既有用武之地、又无后顾之忧”,设立2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引进各类人才1500余人,超过前两年全县引进人才数量的总和,为促进全县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支撑。(绵报融媒记者 李春梅)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