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连接城乡、承上启下。作为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局。绵阳市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后,全市各乡镇将从哪些方面精准发力,以镇域“小精彩”助力全域“大发展”?8月29日,记者对话了多位乡镇负责人。
看活力
如何持续保持充沛动能 强劲动力?
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永兴镇是绵阳市百亿级企业聚集最多、规模以上工业体量最大乡镇。2022年全镇GDP121.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47.6亿元。尽管“家底”殷实,但谈及未来,科技城重大服务保障局副局长、永兴镇党委书记黄小轩提及最多的还是“招商”。
“我们将围绕市委‘精准高效开展招商引资’的明确要求,聚焦辖区龙头企业和规上企业开展专项招商,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同时,在重大项目生产生活配套上,抓好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招商,为重大项目引入更多的‘源头活水’。” 黄小轩告诉记者,将马上研究优化全镇干部全员招商机制,拟定细化流程,“持之以恒抓招引,促项目,优服务,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护航企业发展。”
涪城区青义镇入选“2023镇域经济500强暨西部50强”,位列西部15名,系四川省5个上榜建制镇之一。在绵阳“科技立市”战略背景下,青义镇如何用好以西科大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资源,在全市镇域经济发展中做好引领示范?
青义镇党委书记谢东恒向记者提到下一步几个关键“发力点”:抓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鸿儒·乡里”高端人才创新平台项目和科创小屋建设,推动与西南科大共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成果转化中心落地。做好九华府等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加速完成年度土地出让任务,推动重点项目按期建成。强化主体培育和营商服务,办好青义商会,发挥商会桥梁作用。打造商圈聚人气,持续开展“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活动,推动东原·阅城商业街启幕,加快川北农贸市场的智慧化提升和转型升级。
看定力
如何做实做强实体经济 无惧风浪?
壮大乡镇经济,首要是壮大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游仙区石马镇是全国重点镇、四川省电梯制造特色小镇。作为工业主导类试点乡镇,接下来,该如何聚焦区位和科技优势,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
石马镇党委书记魏爱军告诉记者,将以“科技创新先行区、智能装备新高地、城乡融合示范区”为发展导向,立足工业本底和科创资源,加速推动“工业大镇”到“产业强镇”的提级发展。
扎根“主赛道”, 持续招引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项目,力争每年企业数量增长不低于10%。注重培育,协助拓宽企业技术升级、市场开拓、政策争取等渠道,力争每年“四上”企业增长不低于10%。提质服务, 为企业在融资、用工等方面牵线搭桥,积极服务在建项目。 补齐短板,以七姓坝商圈建设补齐服务业“短板”,以金树定制农业增强农业产业“弱项”,实现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同时,把做好院所服务作为“头等大事”,并抓好项目转化,加快“石马科创港”规划建设。
江油市龙凤镇紧邻绵阳科技城新区和江油高新区,交通优势明显。上半年,该镇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进度105.8%,税收2736万元,增长16.9%,总投资11.5亿元的交建集团交通产业智能建造和富临绿色装配式项目等大项目正加快推进。谈到下一步打算,该镇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实施项目落地攻坚,事不过夜解决问题,力争用三年时间把龙凤镇打造成为绵阳一流百亿级产业乡镇工业集中区。
看潜力
如何用好激励措施 释放内生动力?
如何用好激励措施,化各自比较优势为发展胜势?
“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以来,梓潼县石牛镇积极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和资产,成立‘石牛镇知名人士联谊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力产业项目。”梓潼县委副书记、石牛镇党委书记姚德行告诉记者,石牛镇作为市级试点乡镇,接下来将坚持“跳出石牛看石牛,跳出梓潼看石牛”,以“三品”为引领做优现代农业,高标准规划建设金牛古道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坚持以消费为载体做强服务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推动复兴寺水库综合开发利用,全力打造农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坚持对上争取与对外招引相结合,引进落地一批优质项目和市场主体,加快培育一批“四上”企业。“特别是要用好市县支持政策,落实石牛镇激励全员全域抓经济发展的九条硬措施,最大范围整合资源要素助力发展。”
“优等生”青义镇在研判后,更是响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三百目标”,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强镇:力争全国“千强镇”排名力争每年晋升20位以上,3年左右成为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首个“百强镇”;“高企百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现有42户基础上,力争每年净增15-20家,3年左右突破100家,成为绵阳首个拥有上百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乡镇;“总量百亿”——GDP总量年均保持8.5%以上增速,3年内突破100亿。
(绵报融媒记者 兰建春 视觉绵阳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