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如何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址?绵阳有良策
发稿时间:2023-08-24 10:14   来源: 涪江观察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前往古柏蜿蜒的翠云廊和璀璨神秘的三星堆,对保护自然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等作出重要指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谆谆话语里无不体现着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邃思考。

  

1.jpg

 

  ↑两弹城 视觉绵阳 杨茂林/摄

  绵阳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积淀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截至2022年底,绵阳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559处、历史建筑58处。

  如何把殷殷嘱托转化为强大动力,进一步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发展具有绵阳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jpg

 

  ↑古蜀道翠云廊古柏 视觉绵阳资料图

  8月23日,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草案代拟稿)》的进一步完善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为绵阳立法提供决策参考。

  据了解,为加强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绵阳实际,绵阳制定了《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草案代拟稿)》。

  

9.jpg

 

  ↑跃进路1958 视觉绵阳资料图

  多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条例,绵阳将既有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拓展,但目前仍存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化建设不完善的问题。

  遗址类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也引起了市政协的关注。政协委员们利用个人业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并深入实地调研,对《条例(草案代拟稿)》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

  

李孝鑫.jpg

 

  ↑越王楼 视觉绵阳 李孝鑫/摄

  会上,当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情况后,市政协委员、安州区政协副主席张玉立即接过话头说:“我认为,对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应加以奖励,补助必须明确。”同时,她还详细地对《条例(草案代拟稿)》中不符合立法技术规范的词语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市政协委员、江油市政协副主席毛彬建议,为了做好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建议在政策、平台、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做的不好的也应当进行惩罚。

  “思路和边界应更明晰。”市政协委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张登军则建议,以此建立立体化、可执行的保护机制。

  

太白碑林 杨安文.jpg

 

  ↑太白碑林 视觉绵阳 杨安文/摄

  “历史文化遗址是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见证和标志,是历史传承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会议指出,希望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发挥优势,为《条例(草案代拟稿)》的修改和完善建言献策,助推条例顺利出台,为保护绵阳历史文化遗址贡献力量。

  (绵报融媒记者 李灵越/文 视觉绵阳资料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