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36岁的费正敏特意停下工作,在家激动地等待高考录取通知书。
今年是费正敏人生中的第三次高考,距离他上一次参加高考已经16年。
下午5时,费正敏的手机响了,接过电话后,他立马带上身份证和准考证下楼。从邮递员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费正敏悬着的心踏实不少,他兴奋地告诉记者:“终于拿到了!”
历尽艰辛
- 两次高考失利后外出打拼 -
费正敏是绵阳市高新区永兴镇天和村人,2006年以理科应届生的身份参加高考,成绩却不理想。他总结教训后,转到文科继续学习。
2007年高考时,费正敏取得503分,可以报一个普通本科大学就读。但这却让费正敏无法接受,他认为按日常的考试成绩,自己是能过一本线的。一气之下,他不顾母亲阻拦,选择前往浙江打工。
这一走就是11年。11年的时间里,费正敏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当初年少轻狂的棱角渐渐被岁月磨平。
在浙江停留了一段时间后,费正敏花光了身上的积蓄。身无分文的他只好选择到一家餐馆当厨杂工。费正敏很勤快,也踏实肯学,他从配菜工、切菜工一步步成长为厨师,从浙江干到广东深圳,在中餐和西餐上都做到了厨师长。
尽管平日里工作很忙,费正敏却从未放弃过学习。他利用闲暇时间看书,自学参加了基金业从业资格证考试,通过了英语PETS 3级考试。
“干得越久,越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当初接触餐饮主要是生活所迫,别无选择。”费正敏说,“虽然后来做到了厨师长,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工作。”
于是,2018年,费正敏辞去了厨师的工作,回到家乡寻出路。他在家乡的农贸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起了燕麦面皮、红薯粉条等干货。
“每天凌晨1时就起床出摊了,去晚了摊位就被别人占了!”费正敏说,每天忙忙碌碌,而自己的小摊生意不错,每个月的收入也可观。后来,突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这一切,让他忙碌的日子变得空闲下来。
日子空闲了后,费正敏萌生了再次参加高考的念头。他表示,这些年干了厨师,做了生意,但总感觉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当初高考失利,冲动放弃学业是他一直以来的遗憾,但大学梦一直在他的心中。
↑费正敏(左一)和哥哥、侄女在一起
圆大学梦
- 16年后再次参加高考 -
2022年10月,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启动。在内心不甘的驱动和家人的鼓励下,费正敏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正式开启了他的第三次高考之路。
随后,费正敏开启早六晚十的学习模式。8个月的备考时间里,他看了3000多页的书,写了六十多万个字,一点点拾起遗忘的知识。
6月7日和8日,费正敏以更成熟、稳定的心态,完成了考试。6月23日,高考成绩公布,他考了493分,超过了普通本科线35分。
16年后再次获得读大学的机会,这一次,他很珍惜,综合评估后,选择了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中医专业。“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我希望学习更多传统医学知识,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费正敏说。
从学厨到学医,一路走来,费正敏感慨地说:“很可惜我没有在青春的年龄里好好学习,但我也不后悔,不经历失去就不知道珍惜。想要改变自己,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重要的是,选择之后要坚持和努力下去。”
谈及未来,费正敏说,他会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保持“空杯”心态,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肖克威 绵报融媒记者 蓝怡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