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江油
【江油】诗仙故里向世界讲述诗和远方
发稿时间:2023-08-14 09:12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李白经典诗句经久不衰。千百年来,李白文化在江油绵延传承,不仅为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遗产,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铸就了江油一次次辉煌。

  原标题:诗仙故里向世界讲述诗和远方

  ——江油推进李白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综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李白经典诗句经久不衰。千百年来,李白文化在江油绵延传承,不仅为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遗产,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铸就了江油一次次辉煌。

  迈入新的历史征程,作为诗仙故里的江油,始终不遗余力地深入挖掘李白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李白故事”,传承弘扬李白文化,打造李白文化品牌,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李白纪念馆

  丰富传承载体 打造李白文化品牌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的生命力,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李白文化是李白故里的精神血脉,更是最深厚的软实力。

  江油是李白故里,李白在江油读书、生活了24年,留下了10余首名篇佳作、30余处珍贵遗迹、大量民间故事,赋予这片土地灵秀之气、浪漫之风,让江油享有“中国诗歌之乡”的美誉。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江油亲笔题写“李白故里”。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李白文化成为江油一项重大历史课题和任务。为此,江油制定出台了《关于李白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实施李白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意见》。清晰的思路,明确的目标,构建起李白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圈”,推动李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多年来,江油自觉担当文化使命,丰富传承载体,增强李白故里的底气。修建李白纪念馆、太白公园、李白故里保护区、李白文化产业园;修缮李白故居陇西院、太白祠、粉竹楼、李白衣冠墓、匡山读书台等李白遗址遗迹;成立全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李白研究机构——四川省李白研究会,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和省级李白学术研讨会,出版李白文化学术专著、普及读物;组建世界著名诗人故乡联盟,建立李白游踪地文化旅游联盟;打造李白研究资料中心、“太白书院”研学基地等一批李白文化传习基地。

  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建设,江油形成了“一城两馆一园一祠两景区”(即:江油城区,李白纪念馆、李白文化博物馆,太白公园,太白祠和李白故居、窦圌山)的李白文化载体,拥有全国最集中、展品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国家二级博物馆——李白纪念馆,以李白游踪地为线路的太白国家健身步道。

  如今,经过改造后的李白纪念馆重新开馆,游客徜徉在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中,与李白赴一场跨越时空的约会……

《李白归来》剧照

  创新传播形式 传承弘扬李白文化

  “我是少年李白数字人,很高兴和各位相聚在我的故乡江油……”今年3月,在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上,全球首个“少年李白数字人”亮相,成为本次旅游节的一大亮点。“少年李白数字人”以其独特的形象和丰富的互动性,为嘉宾与游客送上一场难忘的文化盛宴。

  江油是李白文化的根和魂。多年来,江油在这片沃土上厚植深耕,坚持创新文化传承传播形式,以文化活动和文艺精品为载体,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转化,让李白文化“活”起来、“热”起来——

  承办央视“月圆江油”中秋晚会、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总决赛、四川省国际文化旅游节暨江油“一带一路”李白文化节、“读李白游神州”中华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宣传推广活动,“海峡两岸·新春诗会”等大型李白文化活动,常态化举办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李白诗歌奖等活动;持续打造《质本清廉苍生志,欲许明时家国心》《将进酒》《诗酒太白》《首批四川历史文化名人——李白》等李白文化文艺力作,常态化演出大型幻境人文诗舞剧《李白归来》;举办国际性、全国性李白学术研讨会,持续编纂《李白研究论丛》9辑,累计收录作品1000余篇。

  完成《李白与巴蜀基础资料汇编》《李白与地域文化》《李白纪念馆馆藏精品书画及碑刻叙录》《李白故里楹联研究整理》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学术课题,出版李白文化学术专著、普及读物60余部;设计开发出一批凸显李白文化特色的“青莲窑”瓷器系列、“梦笔生花”文房用具系列、“云想衣裳”针织品系列、“李小白”品牌日用品系列等9大系列文创产品;常态化举办“李白故里·小小讲解员”大赛、开展李白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乡镇等系列活动……

  一场场丰盛的文化艺术“大餐”,一系列文创产品,一本本李白文化学术专著、普及读物,不仅让人们“零距离”感受李白文化的魅力,更引发了新一轮的“李白热”。

太白健身步道(鹰嘴岩)

  扩大传习人群 向世界讲好李白故事

  先生乘月而去,我辈踏歌复来!

  以四川省李白文化研究会为依托,开展各类李白学术研讨会,集聚四川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李白文化专家学者百余名;在机关,举办《李白的爱国精神和廉洁思想》专题讲座,让机关干部领悟李白文化的思想精髓;在学校,讲李白勤学励志故事、教唱李白经典诗歌、开展李白文化知识竞答,让李白文化浸润孩子心田;在李白诗歌书法比赛上,众多老中青书法家笔酣墨饱龙飞凤舞,将李白的一首首诗句变为一幅幅书画佳作……

  一系列形式式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很多江油人成了李白文化的传承使者。

  目前,江油有上百位专家、文学爱好者潜心研究李白文化。李白纪念馆馆长丁颖作为土生土长的江油人,研究李白文化多年,每每谈起李白,内心充满了自豪;观看完《长安三万里》后,观众聚在银幕下,齐声朗诵李白的《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等经典诗篇,与千年前的诗仙隔空对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沉婉转,在抑扬顿挫的朗诵和吟唱声中,一句句千古名句带着我们穿越千年时光回到盛唐……李白故里朗读者团队创建人任旭欣以朗诵李白诗歌作为传承李白文化的独特方式;绿树掩映的粉竹楼内,一位位绣娘飞针走线,专心绣制《李白邀月》诗意作品。江油市李白诗意绣传承人朱裕20年如一日,坚持以李白的诗意画为刺绣题材进行创作,作品多次走出国门,推动李白文化走向世界。

  当诗与远方深情拥抱,江油人正努力用更生动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精彩的“李白故事”。

  “我是李白,我要回去!回到我的故乡,回到那辛夷花盛开的地方……”又一个周六的傍晚,伴随着一声狂傲不羁、豪迈奔放的声音,一道白色的身影自远处翩然而至,那飘飘的衣袂似晨光熹微中的一缕朝霞……每周六准时上演的大型幻景人文诗舞剧《李白归来》,迎着深远历史吹来的风,延续着经久不息的文化生命,激励着江油人继续书写让李白文化焕发蓬勃活力和时代风采的新篇章……(王凤丽 江油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