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做活文旅深度融合文章——
盐亭:以文塑旅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嫘祖文化交流活动文艺演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擘画了光明前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如何运用好文化的力量,发挥好文化的撬动、联动和融通作用,提升城市人文气息、城市美誉度和群众幸福感?近年来,盐亭县大力实施“文旅活县”战略,探索如何将文化传承融入到城市发展中,筑牢“文化之魂”,一场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盐亭实践”火热开展。
讲好“盐亭故事”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作为嫘祖的出生地和归葬地,盐亭素有“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的美誉,是中华炎黄研究会认定的“嫘祖文化圣地”、文旅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确认的“千年古县”。
在盐亭大地上,广泛流传着彩凤投怀、初识天虫、养蚕织丝等许多与嫘祖有关的传说。嫘祖身上勤劳、善良、创新、包容的精神,亦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永不磨灭的民族精神。
广场浮雕、公园雕塑、文化标语……漫步盐亭城区,一条路、一座公园、一块街区,城市里的每个细胞,无不透露着盐亭特有的嫘祖文化元素,历史文化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营造嫘祖文化氛围,要紧紧围绕‘中华远古文明的源头、蚕桑丝绸文明起点’这个主题,准确、直观、全面展示嫘祖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盐亭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盐亭将积极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省嫘祖文化促进会等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研究嫘祖文化内涵,讲好、讲全嫘祖故事。
站在“华夏母亲之门”景观眺望盐亭,除了嫘祖文化外,岐伯文化、文同文化、字库文化、红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熠熠生辉。与此同时,嫘祖陵、文同诗竹园、嫘祖圣境、中华龙凤谷等景区,也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旅游胜地。
截至目前,全县有省市级非遗保护名录12项,市级以上文保单位16处。文星庙和花林寺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已知留存字库塔251座,盐亭31座,檬子垭字库坊是全国唯一一座字库与牌坊的结合体,被誉为“中国字库之乡”。“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盐亭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探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暨华夏母亲嫘祖故里祭祖大典活动、华夏中医始祖岐伯拜谒典礼等一系列大规模文化活动,讲好“盐亭故事”,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永泰镇文同雕塑
整合优质资源 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为现代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盐亭依靠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实施“文旅活县”战略,挖掘整合优质文旅资源,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
行走在盐亭“文旅活县”一号项目——嫘祖圣境,古风建筑让人恍若穿梭时空,回到千年以前,触摸丝绸文化历史。以小镇为载体构建的休闲、旅游、度假空间,将民俗、康养、美食等特色文化交织一体,好不惬意。
据了解,嫘祖圣境以国家4A级景区标准建设打造,凭借特色景观规划与匠心传承,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文旅古镇,让游客感受千年盐亭风华。
此外,盐亭积极完善嫘祖陵景区旅游目的地建设,将其纳入省市主题旅游线路,丰富景区游线。串联文同、岐伯、赵蕤等盐亭历史名人故居,以及字库、摩崖石刻等历史遗迹,形成文化旅游主线、环线。
同时着力开发以嫘祖文化为主的文艺精品,打造嫘祖文化品牌,增强嫘祖文化的影响力;创作一批以嫘祖为主题的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现已成功创作出《嫘祖颂》《采桑曲》《我的故乡盐亭》《丝之韵》《尕姝鼓》《卖烧馍》等文艺节目。
去年以来,盐亭奋力推进嫘祖圣境、墨竹里风情街、嫘祖陵景区、龙凤谷景区、西部写生基地、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
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盐亭成立了盐亭丝路源文旅公司,整合全县文旅资源,推进景区景点市场化运营,着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截至目前,已建成嫘祖国家纪念公园、文同诗竹园2个3A级景区,新培育本土规上企业4家,初步形成“一核三区三线”的文旅发展大格局。文旅产业成为盐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以文化为“媒” 打开对外交流合作窗户
在今年第七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上,海峡两岸(盐亭)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备受瞩目,现场签订11个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179.35亿元,不仅实现了文化与经贸的和谐发展、互动共赢,更为盐亭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5月26日,绵阳(盐亭)福州投资推介会、绵阳好物推介会相继举行,130余种“盐亭造”好物悉数亮相,地道特色农产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嫘祖故里、千年古县名片也更加响亮,深入人心。
文同诗竹园
在这次“三推”(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活动中,盐亭积极主动推文化,并以此将城市推广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两场推介会共签约28.4亿元,涵盖数字文旅、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等领域。
作为岐伯故里的盐亭是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有着厚重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中医药传承史。近年来,盐亭大力发掘岐伯文化资源,加强岐伯文化遗迹保护,建造岐伯祭祀广场,塑造岐伯塑像。每年举行民俗文化活动,拜祭中医始祖,将“岐伯故里”塑造为中医药文化的根源。
结合岐伯中医药文化资源,盐亭以岐伯镇“药谷”为基地,大力发展多元化中药材产业、中医药产业和中医药文化事业,先后引进新华康、迪澳药业、美迪康生物科技等一批优质企业入驻经开区,全力打造西南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一座城市,能否在人文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中迈向高质量发展,并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是一道考验智慧、视野和胸襟的考题。
让人欣喜的是,在盐亭,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创新发展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放眼盐亭大地,底蕴厚重、动能澎湃,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绵报融媒记者 杜亚菲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