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报融媒评论员
新型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突出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坚定不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建设具有绵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新型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产业体系,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绵阳市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决定》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新型工业化,这是我市推动新时代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有力塑造绵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绵阳是一座靠工业起家的城市,解码绵阳新型工业化,我们既有优势,也有不足。说优势,联合国工业分类的3个门类齐全、41个工业大类绵阳拥有38个,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产业蓬勃发展,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等新赛道产业异军突起,新型显示获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入选赛迪顾问“柔性显示五大城市、新型显示增速最快五大城市”,“绵阳造”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的有22种、全国前三的有51种。谈不足,我市工业化发展仍不充分,从工业化进程看,全市工业化率仍处于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的关键阶段;从工业总量看,规上工业总产值与四川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符;从发展阶段看,绵阳工业仍整体处于“工业2.0”向“工业3.0”的过渡阶段。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绵阳必须奋起直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巩固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地位。
靶向推进新型工业化,应统筹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全会提出,聚焦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产业,实施四大主导产业提质倍增工程,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升主导产业整体规模和核心竞争力。聚焦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新型显示、光伏储能、磁性材料、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连接器及传感器、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实施八大新赛道产业集群成链工程,加快把新赛道变成主赛道。“两个聚焦”“两手抓”,其目的就是要重点推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两翼齐飞”,让工业真正扛起大旗、挑起大梁。
此外,未来产业有望在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要聚焦6G、商业航天、卫星制造、未来交通、氢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前瞻构建未来技术应用场景,谋划布局未来产业。
推进新型工业化路径既明,我们就要在四大主导产业提质倍增、八大新赛道产业集群成链上下功夫,让“老树”开出“新花”,让“新树”长出“强枝”,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一锤接着一锤敲,绵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