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行进涪江·绵阳|从“天下大熊猫第一县”探索中国科技城背后的生态密码
发稿时间: 2023-06-25 10:35    来源: 涪江观察

  茂密的草地里,一只野生大熊猫从树林中钻了出来,摇头晃脑地走向红外相机的位置……这一画面正是6月12日,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县龙门山片区宽坝林区的红外相机拍到的镜头。纵观平武县域内,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有关野生大熊猫“露面”的消息更是数不胜数,仅央视报道就多达数十次。

  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武野生大熊猫火出圈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逻辑?6月22日,“行进涪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走进绵阳市平武县,沿着奔涌的涪江河水,深入多个乡镇,一探其中的奥秘。

  

QQ截图20230622150642.jpg

  从资源优势到合作保护

  造就大熊猫生存家园

  翻开四川省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平武县处于绵阳北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位居涪江上游。从地形气候来看,平武地处盆周山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境内山地主要由近南北走向的岷山山脉、近东西走向的摩天岭山脉和近北东至南西走向的龙门山脉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幅员面积的94.33%。平武属典型的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QQ截图20230622150244.jpg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大熊猫天然的生存空间,根据大熊猫四调显示,平武野生大熊猫数量从三调时的230只增至335只,增量占同期全国增加数量的39%,县域野生大熊猫占全国总数18%,居全国之首。放眼整个绵阳市,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更是达到了418只,占全球大熊猫野生种群1864只的22.4%,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那么,绵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野生大熊猫呢?这其中的奥秘不仅在于平武、北川、安州等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在于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

  

QQ截图20230622150307.jpg

 

  早在1963年,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就发文,在平武县王朗林区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这也是绵阳积极探索保护大熊猫的原点——

  上世纪90年代,绵阳率先探索建立岷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2015年,绵阳在全省首先启动筹建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

  2017年1月,中办国办正式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绵阳被纳入试点范围;

  2019年1月15日,绵阳熊猫分局正式挂牌;

  ……

  

QQ截图20230622150326.jpg

 

  一次次的探索,使得大熊猫的保护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从最初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到形成涵盖了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等多样化的生物保护格局。

  新成立的绵阳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456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8%。野生大熊猫种群100%纳入国家公园,大熊猫栖息地保有率达96.24%,远高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划界的技术标准。绵阳大熊猫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篇章。

  

QQ截图20230622150316.jpg

 

  熊猫“顶流”带来好前景

  “伞护效应”撑起生态大平衡

  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是时代要求,而保护大熊猫带来的生态红利,则是能够唤起人们持续保护下去的根本动力。

  新驿村是平武县木座藏族乡的一个普通村子。上世纪80年代,全村130余户村民家家有弩箭、兽夹、套索,曾是远近闻名的猎户村。后来,中国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猎杀野生动物成为违法行为。

  村民钟俊德就曾因参与盗猎,被判刑入狱7年。“那时候我们不懂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刑满释放后,钟俊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打猎工具统统上缴。回想过去做猎人的经历,他总觉得像是欠了债,“打光了动物,那以后子孙后代,谁还认识熊猫,谁还认识盘羊?”

  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促使当地改变竭泽而渔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只有保护好身边的绿水青山,才有未来。2017年,当地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支持新驿村启动协议保护地试点,协议内容包括“防范盗猎”“森林灭火”等,视保护程度给予村民补助。

  

QQ截图20230622150232.jpg

 

  保护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钟俊德就是最直接的受益人之一。如今,他家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养了几十箱蜜蜂。生态好了,蜂蜜的产量和质量也都上去了,每年给钟俊德带来2万多元收入。目前村民们依靠种养殖、生态补偿、养蜂、种药材,人均年收入过万元。村里还争取到“以电代柴”政策,每度电从5角钱降到2角钱,村民用得起电,自然不再砍柴生火。

  不仅是人,保护大熊猫带来的生态效益,受益者还有大熊猫生存范围内的动植物。平武县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熊猫在平武‘伞护’了4100多种植物和1900多种动物。近十年,平武生态环境加速向好,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牛羚就增加了10%左右。”

  

QQ截图20230622150348.jpg

 

  而这,也仅仅是绵阳保护大熊猫带来生态效益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绵阳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9目106科547种,维管束植物184科961属330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8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9种……保护大熊猫带来的“伞护效应”不言而喻。

  (行进涪江联合采访报道组成员 绵报融媒记者 任露潇/文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