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行进涪江·绵阳|何以擦亮农业大县金字招牌?三台:在“三链同构”中向“现代农业”加速迈进
发稿时间: 2023-06-25 10:55    来源: 涪江观察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保障粮食安全,坚定不移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6月24日,“行进涪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联合采访组来到绵阳市农业大县——三台县,在行进中真切了解科技如何让现代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这里是绵阳全市唯一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和“全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也是全省粮食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油料作物大县,其生猪出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连续四年全省第一、油料总产连续六年全省第一、粮食总产连续四年全省前三,在四川县域经济强县版图中,排在农产品主产区类别榜首。来到这里,三台人会很骄傲地用另一种理解更直观的方式告诉你:我们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一天的粮、两天的油和半天的猪肉。

  

W020230624553242004796_600.jpg

 

  位于三台县芦溪镇工业集中园区的四川台沃香食品公司是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台沃科技集团的子公司,主要从事优质粮油收储烘干、精深加工等。24日上午,联合采访组来到这里,刚进入厂区,就被矗立在标准厂房中间的8个大罐子吸引。

  台沃科技集团董事长孙松国告诉记者,这8个大罐子每个能装800吨稻米。但它们的作用不仅仅是储存稻米,与大罐子相连接,是一个三层的标准厂房,这也是台沃香食品公司的硬核装置——年产5万吨的智能化全自动大米生产线,也是中国好粮油四川行动示范县工程项目,2022年9月建成投用,有智能化全自动大米生产线和浓香型菜籽油生产线各1条。

  

W020230624627089660750_600.jpg

 

  走进厂房生产线,表面上看并无特别之处,但其实里面大有文章。从一楼到三楼,整条生产线看不到一名工人,从脱壳、谷糙混分离、色选、抛光到装袋,稻米加工的18道工序全部都是自动化完成。在这里,稻米加工从传统的机械化生产方式迈进了智能数字化时代。

  “以前需要300多人才能完成的稻米加工,现在1名生产线控制员就能搞定。”孙松国向记者介绍说,高自动化程度的生产线除了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还实现了高精度加工,生产线上配备了红外线色选设备,能精准去除一切杂质和不合格米粒,保证每一粒都是优质大米。

  在三台,不仅稻米加工设备实现了数字化,水稻种植也在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力。

  一片秧盘整齐摆放、里面的秧苗郁郁葱葱……当天的采访中,台沃科技集团宣传片中的一段在水泥地上育秧画面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W020230624627086752956_600.jpg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黑科技”,而是台沃科技集团研发的育秧配套技术“水稻工厂化智能育秧”——在有水源的保障下,就可以实现在平整的院坝、水泥地育秧。传统育秧,一亩秧苗大约能栽种10亩水稻大田。通过新技术育秧只需667平方米,育出的秧苗大约可以栽100亩水稻大田。

  在科技的加持下,科学种田正变得越来越简单。而这个变化,恰恰是三台县立足农业大县,聚焦优质粮油、生猪、麦冬等优势特色产业,坚持以品种推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的“三品”工程为引领,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打造富有三台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助推三台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三台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特色产业‘含金量’进一步提升,筑牢了稳粮保供压舱石,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三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工作目标,三台县正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县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越来越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在三台落户,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正加速形成。

  肩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一大责,三台正朝着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区示范县的目标激扬前行!

  (行进涪江联合采访报道组成员 绵报融媒记者 赵利宾/文 任明勇/图 刘晏男 熊锐/视频)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