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近年来,市审计局深入推动投资审计转型发展,不断提高投资审计监督成效,特别是在对江油市、盐亭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的重大项目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中,通过“四点工作法”,推动审计项目高效实施,以高质量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了地方经济发展。
审前调查阶段,市审计局对部分县(市、区)的投资项目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建立起重大项目台账并分档管理,逐一评估投资项目存在问题,并结合2020年全市洪涝地质灾害重建恢复情况与评估的问题疑点,将485个建设项目纳入审计调查范围,拟定了《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调查。
在审计项目正式进场前,市审计局召开了专题工作部署会议,现场提要求、讲规矩、作安排,并根据前期摸底及调查了解情况,进一步剖析各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确定好审计重点与应对措施。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长定期听取审计开展情况、综合研判审计取证可靠性等关键环节,确保工作完成量与审计质量“双轨同步”。
“基于前期的周密部署,我们创新实行‘三表制’管理的审计方法。”市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来讲,即通过“资金管理使用表”,抓牢资金流向,挖掘挤占或挪用建设资金等问题;构架“建设管理情况表”,审查未批先建、规避招标、虚列投资额等问题;构建“审计问题汇总表”,提出有利于全市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优化的意见建议。
此外,市审计局还在审计力量配置上下功夫。在人员配置上,统筹安排部分县(市、区)审计局18名投资审计人员,组建2个审计小组,下级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担任小组组长。在装备配置上,采购和运用了无线探地雷达、手持式GPS等设备进行实地测量、检查隐蔽工程,提高问题查找质效,并统筹协调审计信息中心联合审计组成员,开展数据分析,提升工作效率。
“此次专项审计调查,我们对投资政策落实、重大决策、投资绩效、资金使用、项目管理以及职能部门和建设单位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监督。”该负责人表示,最终促进被审计单位修订完善投资项目管理、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等制度文件9份,规范问题、追回资金,充分发挥了投资审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监督保障作用。(秦菡 陈家鑫 绵报融媒记者 文婷)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