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包打听
这份保密知识问答,你需要了解下!(一)
发稿时间:2023-05-11 14:23   来源: 绵阳新闻网

  国家秘密事关国家安全

  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那么

  什么是国家秘密

  怎样保守国家秘密

  泄露国家秘密会有怎样的后果

  这份《保密基本知识问答》

  一起学起来吧

  1.什么是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国家秘密分哪几个等级?

  国家秘密的密级,是按照国家秘密事项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联程度,以泄露后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为标准,对国家秘密作出的等级划分。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3.国家秘密如何确定?

  确定国家秘密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依照法定程序,是指根据定密权限,按照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并做出国家秘密标志,做到权限法定、依据法定、内容法定、标志法定。

  定密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先由承办人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定密的具体意见,再由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

  在定密的同时,还要对国家秘密载体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做出国家秘密标志。

  4.涉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涉密人员按涉密岗位的不同,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一般涉密人员三类。涉密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满18周岁;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备胜任涉密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5.涉密载体包括哪些种类?

  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6.年限如何计算?

  (1)制作涉密载体,应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制作数量及编号;制作场所要符合保密要求,使用电子设备的应当采取防电磁泄漏保密措施;制作过程中形成的不需归档的材料要及时销毁。

  (2)复制涉密载体,应当经过本机关、本单位负责人批准,且不得改变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要履行登记手续,复制件加盖复制机关、单位复印戳记,并视同原件管理。绝密级涉密载体一般不得复制,确有工作需要的,必须征得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单位同意。

  (3)制作、复制涉密载体,应在机关、单位内部或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进行。

  7.涉密载体的管理要求?

  (1)使用涉密载体,要根据密级和制发机关、单位要求,确定知悉人员范围;办理登记、签收手续,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阅读、使用。

  (2)查阅、收听、观看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记录、录音、录像。

  (3)摘录、引用、汇编涉密文件资料,要经制发机关、单位批准,不得改变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汇编后形成的涉密载体,应按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标志和管理。绝密级文件资料一般不得摘录、引用、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必须征得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单位同意。

  (4)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或参加涉外活动,必须经过本机关、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且采取保密措施,确保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下。

  (5)保存涉密载体时,应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要定期清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8.维修销毁涉密载体的要求?

  (1)维修涉密载体,应由本机关、本单位专门技术人员负责;需外单位人员维修的,要由本机关、本单位有关人员现场监督;需要送外维修的,应当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进行。

  (2)销毁涉密载体,应履行清点、登记手续,经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送交专门的涉密载体销毁机构销毁,禁止将涉密载体当做废品出售。机关、单位自行销毁的,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标准,确保秘密信息无法还原。

  9.涉密计算机口令设置?

  涉密计算机应严格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设置口令。

  处理秘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8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月;设置口令时,要采用多种字符和数字混合编制。

  处理机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应采用IC卡或USBKey与口令相结合的方式,且口令长度不少于4位;如仅使用口令方式,则长度不少于10位,更换周期不超过1个星期;设置口令时,要采用多种字符和数字混合编制。

  处理绝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应采用生理特征(如指纹、虹膜)等强身份鉴别方式。

  10.涉密计算机不得接入公共网络?

  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有线电视网、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可能被境外情报机构植入“木马”窃密程序,带来泄密隐患。

  涉密计算机与公共信息网络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即与这些公共信息网络之间没有任何信息传输通道。

  11.涉密网络管理有哪些要求?

  (1)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

  (2)统一采购、登记、标识、配备信息设备,并明确使用管理责任人;

  (3)依据岗位职责严格设定用户权限,按照最高密级防护和最小授权管理的原则,控制国家秘密信息知悉范围;

  (4)严格规范文件打印、存储介质使用等行为,严格控制信息输出;

  (5)加强对用户操作记录的综合分析,及时发现违规或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6)将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上的数据复制到涉密网络,应当采取病毒查杀、单向导入等防护措施;

  (7)指定在编人员担任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安全审计员,分别负责系统运行维护、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审计工作;

  (8)涉密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服务外包的,应当选择具有相应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签订保密协议,落实保密管理措施。

  12.互联网使用管理有哪些要求?

  (1)建立互联网接入审批和登记制度,严格控制互联网接入口数量和接入终端数量;

  (2)建立健全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指定机构和人员负责拟在互联网发布信息的保密审查,并建立审查记录档案;

  (3)指定机构和人员负责本机关、单位网站的信息发布、留言评论、博客信息等的保密管理,发现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应当立即予以删除,并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严禁通过互联网电子邮箱、即时通信工具等办理涉密业务,或者存储、处理、传递国家秘密信息。

  保密无小事

  小伙伴们

  从我做起

  学会保守国家秘密吧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