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2023年全省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班现场参观点位之一——台沃科技集团生产中心水泥地上,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秧盘整齐地摆放,郁郁葱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传统育秧一直都是在田里,但受天气的限制比较大,而且还要平整秧田,费事费工。”台沃科技集团相关责任人说,而现在,一块水泥地也能育秧了。这是台沃研发的育秧配套技术“水稻工厂化智能育秧”,在有水源的保障下,就可以在平整的院坝、水泥地实现育秧。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如果遇到连续降雨天气,田里会产生积水,影响后续农事。现在秧盘放在水泥地上育秧,气温比较平衡,湿度也更好控制,秧苗的病虫害也少一些。
除了省时、省工,摆盘、取秧方便快捷,在水泥地上育秧还具有节约耕地,不受土壤污染、酸碱度影响,节约水源,方便管理等优点。“传统育秧一亩秧苗只能栽种10亩大田,水泥地育秧只需667平方米就可以栽100亩。老百姓把节省下来的育秧场地用于种植粮经作物,增加收入。”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台沃科技集团今年建成投产了省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厂化智能育秧工厂,具备年服务30万亩水稻大田所需秧苗的服务能力,这是我市水稻产业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又一次实践突破。据了解,今年全市计划水稻种植面积178.34万亩,水稻集中育秧面积将达到69万亩。
(绵报融媒记者 李灵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