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区外,一只黄色的“爬壁”机器人在玻璃幕墙上飞檐走壁。走道里,一只仿生机械狗悠闲漫步,别看它外表呆萌可爱,穿上迷彩背上武器就能立即执行火力支援。
隔壁房间人很多,一台消毒加湿机器人悄悄走了进来,眨着“眼”朝四个方向不停“加湿”。圆滚滚的身形,步伐却很轻盈,能轻松避让各类障碍物。
累了,就下楼点杯咖啡。无人咖啡馆里,只要你完成扫描,技艺精湛的仿生咖啡师立即上岗,加料、充水、机械“手摇”、拉花,几秒钟就能搞定……
这不是科幻片里的未来城,这是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智能智造产业园里的真实场景。10个月前,这里机器人入驻企业还是零。如今,已入驻的机器人领域骨干企业超过30家。
4月24日,参加绵阳市“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现场观摩的与会人士来到这里,感受了一场绵阳科技城新区加速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逐鹿机器人产业新赛道的“沉浸式”体验。
爬壁机器人来自北京史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李宝佳和同事4天前从北京赶来绵阳,忙着调整他们的第三代智能产品,“5000平方米的绵阳机器人厂房很快就进入装修阶段,几个月后就将量产。”李宝佳说。
史河科技总部位于北京,是国内机器人幕墙清洗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业务遍布一线城市高楼幕墙清洁和船舶除锈等。这样一家不愁订单、不缺技术的公司,进军西部时为何首选绵阳?观摩会现场,不少代表也都好奇发问。
李宝佳谈到了绵阳的招引政策配套和效率,并特别提到,在绵阳公司周边10公里范围内,就能解决公司80%以上配套,“焊接、电机等供应都有,解决了产业链配套的大问题。”
得知如今园区已有30多家同行入驻,李宝佳很期待,“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的聚集效应,建圈、强链等,对机器人企业很关键,我们可以互补。”他向记者透露,全国幕墙清洗行业有千亿市场,希望能在绵阳找到更多伙伴共赢。“绵阳基地明年量产后,我们还会布局研发。”李宝佳信心满满。
观摩会现场一街之隔,就是绵阳科技城新区的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数百名工人正在加班铺设地基。4月以来,这里以“15天建一层楼”的进度拔地而起,以满足新落户的更多家机器人企业的制造需求。
对于机器人产业在绵阳科技城新区蓬勃发展,副市长、科技城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海昌在观摩会点评时提到三个关键字:新,创新模式,乘势而为逐鹿新赛道。快,平均1个星期签约1户,两个星期开工1户,刷新了科技城新区产业发展新速度。实,干部作风务实,干事扎实,产业发展实。接下来,科技城机器人产业还将加快从“新赛道”到“主赛道”的转变,加快从企业集聚发展到产业生态培育的转变,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北川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母贤斌说,科技城新区“一支领军团队、一个研究院所、一个实训基地、一支产业基金、一个产业园区”的理念,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产业、资金、人才新活力,在这样的理念下,科技城新区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技改投资和工业投资三大指标增速全部位列全市第一,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也为企业园区发展提供了新的示范样本。
(绵报融媒记者 兰建春/文 王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