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在枇杷园疏果套袋
绵阳新闻网讯 “目前要抓紧时间施一次壮果肥,防治叶斑病、炭疽病等病害……”连日来,在仙海区铜瓦村枇杷园,枇杷合作社技术员正为果农传授施肥、病虫害防治、疏果等春管技术。
眼下正是枇杷生长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管护是枇杷丰产的重要保证。记者走进铜瓦村,看到果农们有的在开沟施肥,有的在疏果套袋……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的忙碌景象。
果农马昌余家有60亩枇杷树,他最早种植的是人们俗称的“土枇杷”。“土枇杷”核大、肉少、口感差,不受市场欢迎。2014年,该村成立了枇杷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多次组织果农前往成都龙泉驿等地考察枇杷品种,不断改良品种、提高种植水平。
“我们每年要邀请省农科院、市农工委及周边专业合作社的专家来村里培训。”铜瓦村党总支书记田光武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种植的主要是果大、肉厚、水分足、产量高的“大五星”“白肉”“贵妃”等优质枇杷品种。通过学习,村里的种植户都从“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如今,铜瓦村枇杷产量逐年增长、品质稳步提升。
铜瓦村现种植枇杷近2000亩,200余户村民加入枇杷种植合作社,枇杷种植已成为铜瓦村的支柱产业。
“铜瓦村一直按照绿色食品理念管护枇杷,枇杷品质越来越好,预计今年产量将达70万公斤。按照去年的市场价,产值能达1000余万元。”田光武说,将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示范引领作用,加大科学种植技术推广,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小小枇杷已成为农户致富的“黄金果”。(吴成光 绵报融媒记者 李锦辉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