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绵阳举行“世界气象日”科普活动
发稿时间:2023-03-24 10:11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市气象局围绕今年气象日主题举行了一系列科普活动,众多市民和师生积极参与,了解人工影响天气原理、自动气象观测站原理、天气预报制作等气象知识。

  原标题:感受“风云变幻” 探究气象奥秘

  我市举行“世界气象日”科普活动

孩子们了解人工增雨科学原理

  绵阳新闻网讯   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市气象局围绕今年气象日主题举行了一系列科普活动,众多市民和师生积极参与,了解人工影响天气原理、自动气象观测站原理、天气预报制作等气象知识。

  当天上午,涪城区石塘街道西河路社区居民和志愿者,一走进绵阳市气象局大门,就被一台皮卡车上的车载人工增雨发射架吸引住了。

  “22日晚三台、盐亭就用这样的设备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绵阳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专家汪俊介绍,目前,全市建有地面人工增雨火箭作业装备14套、烟炉9台,便于各地根据不同的地理地域特点和天气变化,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人工增雨原理是什么?目前,绵阳普遍采用的是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实施增雨作业,人工增雨火箭弹通过推进剂发射升空喷洒出催化剂,自动燃烧后制造冰晶或吸附小水滴,在不断碰撞中凝聚成大水滴,云层中的上升气流支撑不住时水滴下沉形成降雨。

  汪俊介绍,一枚人工增雨火箭弹发射升空后,可以形成5到6公里宽的催化剂带,实现干旱时期缓解旱情,大气受到污染时可有效改善大气条件、净化空气质量。

  当天,绵阳市实验小学学生走进市气象局,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车和气象观测仪器前与讲解员积极互动,模拟体验天气播报,了解怎样用气象知识提前预知或预防气象灾害发生等气象知识。在真实而又快乐的体验中,孩子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气象知识,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增强了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据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应急气象站设备可在暴雨、洪灾、地震等灾害出现时提供应急气象服务,主要采集温度、风速、风向、降雨量、气压等实时数据,通过通信网络或北斗卫星,传送到中国气象局数据库,经综合分析后将数据下发,科学家、气象预报员以此为依据开展科研和气象预报服务。

  近年来,市气象部门主动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持续增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气象站32个,区域自动站490个,三维雷电监测仪4套,S波段、X波段雷达3部,自动土壤水分站13套,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绵报融媒记者 张登军/文 陈冬冬/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