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四川省书法教育工作现场会在绵阳市富乐中学召开。省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丁念友、省教育考试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章昉,省考试院分管负责同志及院相关处室人员;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道义,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康俊及相关负责人;省“两协”有关专家、绵阳市有关部门、21个市(州)招生考试机构、部分县区和学校代表以及省教育考试院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等100余人参观。游仙区委宣传部长朱兴安、游仙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子勇及游仙区相关负责人陪同参观。
四川省书法教育工作现场会全体参会人员走进富乐中学二中校区,现场参观了富乐中学“书法教育进校园,文化传承进心灵”的开展情况。
该校副校长胥艳详细介绍了富乐中学26年来的书法教育经验、书法教学体会,通过师生作品展示、学生现场书画,全景式、多维度地展示出该校26年的书法、艺术教育的重要成果以及他们为追求教书育人真谛而走过的艰辛历程。
翰墨轩 观字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珍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在书法教室“翰墨轩”,与会领导和专家在参观富乐学子现场书法展示后,对富乐学子的书写水平大加赞赏,称赞富乐学子的一笔一画都略具书法神韵,功力渐显。
翰墨轩——“雪峰书法堂”是由青年骨干教师陈雪峰主持,陈雪峰是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该书法堂着重对学有特长的书法爱好者开放,主要练习毛笔、硬笔,同时开发创作书法文创作品。他提出书法练习四原则:一二、简繁、先后、形神(健康第一书写第二;硬笔写简 软笔写繁;先重结构 后行运笔;临帖形似,再求神似。)。形神兼备,和谐统一。
据了解,富乐中学注重对学有特长的书法爱好者进行辅导,同时,更注重全体师生的汉字书写水平的提升。该校由德育中心牵头,组织语文和美育学科教师的跨学科课程实践,倡导“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理念,开展“书法教育进课堂”活动:初一年级开设楷书临帖书法课,初二学生在此基础上研习楷书、行书,选修篆书和隶书,初三学生研习硬笔和软笔楷书。每周一节书法课,每天中午10分钟的午写时间,反复地摹、临、创的三结合训练,传承中华文化、习得书写习惯。
丹青阁 赏画
自古书画不分家,在“丹青阁”——吴斌书画传习工作室,与会领导与专家对小画家们的专注深深吸引。富乐学子行云流水的画笔,在水墨流动间,把传统的中国画里有机融入了书法艺术的视觉元素,向与会领导和专家展示了富乐学子的风采。
“吴斌书画传习工作室”在绵阳小有名气,吴斌组长带领美术团队提出“立美立人”的四统一美育观,即美育工具性、人文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相统一,开发了富乐美育的双轨课程,即构建了“专业+选修”的“1+n”课程群。“1”是指专门针对艺术中考学生的专业课,拔尖培养素描、速写、色彩3门课程。“n”是指面向全体学生开发的以艺术素养培养和提升为目标的社团(选修)课程,开设了版画、水彩国画工笔、国画花鸟、雕塑、动漫插画、刺绣、剪纸、布艺、羌绣、金丝花艺、诗画人生等12门传统+创新的美育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校本课程(艺术社团)参加学习,实现大美富乐美育课程全覆盖。
廊道艺术馆 感受熏陶
富乐中学重视对师生的书写、书画水平的提升,还重视环境对师生审美情趣的熏陶。学校把走廊打造成艺术长廊,名家书法,篆、隶、楷、行、草,随处可见,山水画、花鸟图等名家名作,举目皆是,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对中华传统文化入脑入心。
富乐艺术馆 欣赏师生作品
26年的光阴,26年的求索,将书法文化融于教育,富乐人从未放弃,即使在那只看重考试成绩的岁月里,依然义无反顾地坚持下来。讨论方案、优化教程、改进方法,历经重重困难,最终以非凡的业绩征服了绵州教育。
在求索的过程中,富乐师生大量的佳作被收藏于富乐艺术馆,见证着富乐书法教育走过的辉煌历程。
这里有富乐人的书法教育故事,这就是艺术富乐的缩影。
据悉,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蔡育坤、省硬笔书法家协会顾问陈沫吾参观后现场题字。
书法标志 五体归元
富乐人在教育学生写好汉字的同时,还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一种道,笔情墨越里、纸上黑白间,一点一滴构筑的都是中国人的精神栖守,一撇一捺表达的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
富乐教育集团总校长廖聪寿表示,富乐人不但为传统书法文化赋予崭新的含义,还深入挖掘尘封在点横竖撇中的文化历史,提炼并重塑富乐的教育之魂,点燃富乐学子的爱国之魂,融入血脉的华夏之情。
书法情,家国情,亦是富乐教育情,从建校便默默耕耘,到如今,卓尔不凡,燃爆绵州,闪亮四川!
富乐,这就是富乐,每一面都充满着与众不同。(杨清明 黄友勇)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