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构建完善社保和人才服务体系……
今年人社措施咋落地?绵阳敲定“任务书”
近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对今年全市人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今年的就业、社保、人才人事、劳动关系、人社公共服务方面哪些亮点值得期待呢?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如何做好全面稳就业工作?具体而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促就业、稳就业放在工作首要位置,强化稳定扩大就业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强化农民工服务保障助推返乡回引,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社保着力构建完善社保服务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生兜底网。今年将扎实稳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组织好统收统支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严格执行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稳慎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聚焦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纵深推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严守社保基金安全红线。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巩固“大综合”经办服务模式改革成果,持续优化社保经办服务。
人才着力构建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将深入推进“人才兴市”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全市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库,实施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助力乡村振兴、破解发展难题。实施首批绵阳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推荐,开展好博士后平台建设、创新人才支持项目和科研项目特别资助。把职业能力建设创新改革先行区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技能人才港、工业技师学院迁扩建、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等项目。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招才引智人才留用文章。
劳动关系着力构建完善劳动维权服务体系
劳动关系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这项工作如何抓?全市将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加强为劳动者提供用工指导服务,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动创建省级和谐劳动关系试点示范区。巩固根治欠薪成果,持续开展建设项目根治欠薪前置辅导,落实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强化打击“恶意欠薪”“非法讨薪”行为。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推广监察执法、调解仲裁和司法援助一窗办理模式,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建设,扩大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覆盖范围。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深化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公共服务着力构建完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
人社公共服务是落实惠民政策的主要载体。全市人社系统将坚持以打造群众满意的“温暖人社”为总抓手,持续优化便民服务。建立县(市、区)“人社服务专员”工作机制,确保重点企业服务全覆盖。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人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普惠化。启动市级人社暨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指挥中心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卡市级“一卡通”工作机制。加强窗口队伍建设,全力以赴提升群众满意度。
(绵报融媒记者 李桥臻 实习生 骆艺文)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