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数百年残碑见证富乐山昔日风光
《东山桂香殿碑记》记载明代富乐山建筑修建始末
发稿时间:2023-12-10 08:26   来源:

  富乐山公园后山遗存的《东山桂香殿碑记》

  碑文部分内容已模糊不清

  石碑正面风化严重

  在绵阳富乐山公园后山,有一通明万历年间的《东山桂香殿碑记》石碑。碑文记载了明代时期富乐山顶的建筑规模及亭、殿的修建始末,也描绘了明代绵阳富乐山曾有的风光,还原了明代富乐山上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落图像。

  □绵报融媒记者 张登军 文/图

  富乐山坡发现石碑

  《东山桂香殿碑记》碑刻,在富乐山公园后山苗圃附近山坡的丛林中,距离富乐阁东南方向300米左右。

  石碑原斜立在山坡南侧林木中,近期挖出侧靠在树上,旁边一块有孔的石板疑为《东山桂香殿碑记》的碑座。石碑通高约2.1米、宽90厘米,碑刻为圆弧顶,碑额篆书“东山桂香殿碑记”,四周有龙凤雕饰,但多已模糊。

  从碑额文字可知,《东山桂香殿碑记》是因修建东山(今富乐山,下同)桂香殿而立。因长期受风雨侵蚀,碑身风化严重,多数碑文模糊难以辨认,碑文开头有“涪陵夙具形胜,四面山光水色”内容,后缀文字因碑身风化而受损。碑文中,能隐约看到“X帝庙”及“原宇隘脆”、“余幼孤”、“建殿三楹”等文字。在碑文倒数第二行,有“大明万历四十有七年(1619)”纪年。

  绵阳明清时期的史志中,并没有收录《东山桂香殿碑记》同名文章,在同治版《直隶绵州志》古籍篇、民国《绵阳县志》古籍篇,关于“潘舆亭”记载时有“略云”内容,与碑文的文字大致相同,但内容删减不少。

  根据民国《绵阳县志》的记载可知,东山桂香殿由郡人胡光都修建,当时他“建殿三楹”,还在桂香殿侧修建了潘舆亭,碑文中的庙为“元帝庙”。从内容看,碑文由胡光都撰写,但为何没有以《东山桂香殿碑记》之名收入志书,已难以查证。

  众人捐资修庙建殿

  根据《东山桂香殿碑记》的碑文内容,并参考地方志书记载,东山桂香殿仅属于东山元帝祠的一部分。胡光都在碑文中所言的元帝庙,其实就是地方志书中记载的元帝祠,属于古东山观的一部分。民国《绵阳县志》记载,东山观在治东第一山上,明称元帝祠,嘉靖中建,明万历时重修。在清同治年间“亭废碑存”。民国时,东山顶有《元帝金像记》和《元帝祠碑》,民国时期的碑文“隐约可辨”,但碑身“倾仄未仆”。

  民国《绵阳县志》卷九收录高跃撰写的《元帝祠碑》记载,绵阳东山旧有观,但已倒塌,绵州进士高第“与逸人朱永中缘开洞而改建之”,多人相助。绵州进士胡汝翼、胡汝霖、高节、高简、叶懋赏、汪东洋、孙续等人均为改建出资。

  那次改建,在山畔创建玉皇观,下建元武殿和延贤殿。玉皇观建成后高跃曾在这里隐居十年。民国《绵阳县志》卷九收录高简撰《元帝金像记》记载,东山观在嘉庆二十六年(1547年)十月动工铸元帝金像。

  后来,高跃辞官回乡,准备为东山观再添盛景,与董雍、金深商量后再次捐资,增修拜殿两廊四楹、前厅五楹,在前庭左掖修慈母堂。建成后高跃撰《元帝祠记》,在文中直接写出各方人士的名字,希望能永久流传下去,文有计之达书并刻碑。高耀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明万历二年(1574年)四月。

  残缺碑身历史见证

  根据《东山桂香殿碑记》及地方志书的记载可知,胡光都建东山桂香殿的时间是明万历四十七年,他为何要在当时的东山“建殿三楹”?从碑文和地方志书中可以找到原因。

  在清同治《直隶绵州志》和民国《绵阳县志》古籍篇关于潘舆亭的文字中记载,绵州涪江两岸的山素来以壮美、险要著称,很早以前这里庙宇众多,以至于“凌霄蔽野”。在山顶建有元帝庙,以前的建筑修得简单,时间长了就出现破损。胡光都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抚养成人,尝尽世间艰辛。胡光都的母亲心性善良,“惟皈依施舍是急”,他体谅并尊重母亲的意愿,就在元帝庙前“筑台数丈,建殿三楹,祀文昌于其中”。时过一年,他又给母亲准备了“板舆”,并在元帝祠侧修建一亭子,取名“潘舆亭”,作为母亲临时休息之所。

  从志书中的记载可以看出,胡光都是一个孝义之人。正是他的举动,为当时的绵州东山增添了新的景观。但在他建成桂香殿和潘舆亭二十五年后,明朝灭亡,整个东山观毁于战火,只有遗址与碑刻保留下来了。

  再后来,《元帝祠碑》和《元帝金像记》均已消失,只留下“倾仄未仆”的《东山桂香殿碑记》,但当时碑文就已经受损,以至于清同治《直隶绵州志》和民国《绵阳县志》中记载“潘舆亭”时只能以“略云”方式收录。

  虽然碑身斑驳,多数碑文风化不可辨识,但《东山桂香殿碑记》给后人留下了绵州东山曾经的记忆,也是东山历史人文最重要的实物见证之一。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