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的方式转入城镇,融入当地成为新市民,也带来了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今年7月,绵阳市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在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开设,9月,中国银行绵阳分行轮值,收获了一致好评。
但中国银行绵阳分行对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视不仅停留在值守期间,该行一直切实致力于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聚焦三大领域,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以满足新市民美好生活为目标,最大程度助力广大新市民在绵阳“立得下脚、扎得下根、留得住心”,为建设美好宜居城市贡献金融力量。
↑中国银行绵阳分行志愿服务队参加绵阳市新市民服务集中宣传月活动
优化基础金融服务 增强新市民获得感
安居才能乐业,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首先遇到的就是住的问题。
“对此,我行一直十分重视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务工作。”中国银行绵阳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持续加大对新市民客户群体住房按揭贷款支持力度,针对新市民首套住房的信贷需求,为其提供绿色快速审批通道,优先审批与贷款发放,并严格按照监管及总行规定的最低定价要求执行,满足新市民合理购房资金需求,助力缓解新市民住房压力。”
同时,中国银行绵阳分行还主动对接房地产公司、置业公司和在售楼盘,为新市民提供中银E贷、随心智贷、中银E分期等线上、线下贷款,简化贷款审批流程。
让新市民安心“留下来”,不仅要让他们“住下来”,也需要生活得方便。中国银行绵阳分行从优化基础金融服务流程和减免服务费等方面入手,为新市民客户群体提供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
具体来讲,在办好金融IC卡、社保卡、电子医保卡、个人养老金账户等民生事项上,所需服务流程较之前不断精简;在普适性减免借记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境内跨行取款手续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免开卡工本费和短信服务费,并针对新市民商户收单业务提供优惠减免政策,引得新市民客户群体纷纷“点赞”。
创新金融服务举措 增强新市民幸福感
无抵押、无担保、无稳定现金流、缺乏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信贷记录……对于有创业需求的新市民来说,他们来自外地,资金筹集、业务办理等都存在着诸多困难。
聚焦这些问题,中国银行绵阳分行着力降低新市民创业就业融资成本,持续做好小微企业服务,通过便利流程、减利降费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方便企业办事,有效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验。“在服务新市民创业客户群体上,我行还积极创新思路,加大创业支持力度。”该负责人说,中国银行绵阳分行针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科技型小微企业、中小企业等经营实体,推出了13类线上、线下普惠金融信贷类产品,为客户提供申请、审查审批、放款提款在线化的快速融资服务模式;围绕新市民重点创业群体的创业形态、收入特点、资金需求,制定推广“惠新共富”新市民普惠金融服务方案,为其提供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技能人才贷”、个人经营贷款等融资服务。
“真的很感动。”新市民张女士说,“作为一名外乡人,很多东西不熟悉,以为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会有很多阻碍,但是中国银行绵阳分行不仅为我减少了办理流程,不用一遍一遍往银行跑,还帮我解决了融资问题,真的为我创业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加强金融知识宣教 增强新市民安全感
在新市民群体融入城市生活时,常常会因为缺乏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而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中。
针对此类新市民群体,中国银行绵阳分行持续开展形式丰富、注重实效的金融宣传教育,不仅做好网点厅堂的金融知识宣传,还定期深入有关单位、社区、企业,面向新市民开展金融科普、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金融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发挥宣教“前哨”作用,努力提升新市民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绵阳分行还重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警示宣传教育。该行充分利用外部公共媒体和自媒体打出宣教渠道创新组合拳,不间断地发布征信保护、防范电信诈骗、反洗钱、普及金融知识等宣传视频、长图文和海报,着力提高传播覆盖率,提升新市民的金融素养。“后续,我行还将做好金融产品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维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各项权益;同时积极畅通新市民客户投诉报告路径,及时回应客户诉求,进一步做好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助力其扎根绵阳。”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绵报融媒记者 文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