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金融之力不可或缺。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金融机构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抓手。
近年来,在绵阳市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绵阳监管分局的坚强领导下,绵阳金融机构勇担使命、探索创新,通过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创新创优产品服务、助推乡村特色产业等举措,为绵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助推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撑。全市金融管理部门在做强政策支撑、做大金融供给、做细融资对接、做优产品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加强政策激励引导,促进金融资源下沉、搭建融资对接平台,引导优质金融“活水”灌溉乡村“沃土”,推动全市金融机构持续拓宽金融服务半径,不断提升乡村服务便利度,实现涉农企业获贷率进一步提升,涉农金融产品进一步丰富,多样化融资需求进一步满足,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绵阳力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绵阳种业地位突出,是全国“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市”之一,拥有四川唯一的国家级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生猪、粮油和蔬菜三大种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全市金融管理部门立足本地优势禀赋,将支持种业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牵引,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出台支持种业振兴的十条措施,推动全市金融机构精准对接种业发展需求,全力支持绵阳创建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种业强市。
除政策支持外,全市金融管理部门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更精准的支持。2023年,启动实施“金土地”“金种子”“金园区”三大工程,建立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制,支持“天府粮仓”建设及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一项项服务、一个个举措,折射的是绵阳金融业服务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责任担当。下一步,绵阳金融系统还将认真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当好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奋力勾画金融服务现代化绵阳建设实践的大美华章。
(绵报融媒记者 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