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秀(视频展示的猫)买家秀(陈女士收到的猫)
绵阳新闻网讯 市民陈女士花1000余元在网上购买了一只“英国短毛猫”(简称“英短猫”),收货后却发现大不一样,英短猫变成了土猫。陈女士多次找卖家协商未果,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最终,经涪城区法院调解,卖家同意退还陈女士购猫费用并赔偿3000元。
据陈女士介绍,前不久,她根据卖家提供的视频,在某平台的网上宠物店选购了一只英短宠物猫,并根据约定支付购猫款、空运费、宠物检测费共计1348元。
几天后,陈女士收到猫,却发现眼前的猫咪和自己选购的猫咪大相径庭,陈女士将猫咪送去宠物医院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收到的猫咪不是英短猫,而是一只土猫,还患有传染性皮肤病。
为讨要说法,陈女士通过购物平台联系卖家,但卖家拒不回复。根据购物平台公布的营业执照,陈女士发现该店的经营地在成都市。
“距离这么近,哪里需要空运,他还收我空运费?这就是一个骗局!”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陈女士将该宠物店起诉至涪城区法院,要求卖家按照法律“退一赔三”的规定,赔偿相关费用合计4044元。
近日,记者从涪城区法院了解到,承办法官结合双方提交的证据和当事人陈述,积极与陈女士、卖家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耐心释法说理。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陈女士退还卖家的猫,卖家退还购猫款项并赔偿陈女士3000元。双方当事人履行协议后,原告陈女士撤诉。
以案说法>>>“铲屎官”网购需谨慎
法官提醒,宠物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宠物的活体性质使得宠物消费领域缺乏明确的质量标准,网购宠物,可能导致消费者不能直观全面了解宠物的品种、健康状况、免疫情况等,容易引发纠纷。因此,消费者应慎重通过网络方式购买。
如确需网络购买宠物,应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平台和商铺,认真阅读关于宠物的详情介绍,并与卖家签订电子买卖合同,对宠物的品种、数量、健康状况、检疫证明、驱虫证明、质保期限等予以明确约定,同时在选购、认购和收货整个购买环节做好证据留痕,确保事后维权有理有据。
同时,商家应遵循公平交易原则,诚实守信地向消费者交付健康的宠物。网络购物平台应当依法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堵塞漏洞,营造安全的网络消费环境。
(杜杰 绵报融媒记者 邓勇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