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着机器人“开球”,位于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以下简称新区直管区)的兴隆足球公园正式开园。运动爱好者们迅速“炸锅”——“听说铺的是FIFA认证草皮!品质应该是绵阳目前最好的!”“走,放假过‘足’瘾”。
紧接着,“上马故事商业街”正式开街。这座兼具历史文化与时尚潮流的商业综合体,从规划之初就成为绵阳青年群体的话题之一——在社交平台软件上已被许多人“种草”,并列入接待朋友、打卡必逛的候选。
短短3天时间,新区直管区两大主打年轻生活和消费场景的项目先后“解锁”启用,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
答案要从“上马故事商业街”、兴隆足球公园等场景中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说起。
近两年,随着新区直管区的发展,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不断在此扎堆,青年人才也不断在此集聚。如何服务好青年人才,成为新区直管区的迫切课题。
由此,打造“青年友好型园区”的目标被提上日程,其核心是: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更有为。变化也随即开启。
涵养适合青年创业的心态
青年干事创业,离不开健康积极的好心态。而“心态”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要如何来涵养?
新区直管区首先从涵养“兴趣火种”开始,让青年热爱生活、保持敏锐、拒绝油腻……例如修建兴隆足球公园,既是考虑到丰富年轻人的业余生活,强健年轻人的体魄,更是看重充满阳光的生活方式,可以给年轻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好心态。除足球公园外,新区直管区目前还正在推动篮球公园、体育公园等项目,未来可以满足羽毛球、轮滑、板式网球、旱雪等多样化的运动需求,丰富年轻人的业余生活,让内啡肽在汗水中得到滋养。
做法之二,是“隔山打牛”。现代年轻人走出大学校园、进入社会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容易造成情绪上的“EMO”。为此,新区直管区瞄准年轻人生活痛点,从购买住房、子女就学、老人照料等多个维度为年轻人解压减负,让他们可以“轻装上阵”。
以让不少年轻人“头疼”的子女就学问题为例,今年9月,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绵阳科技城新区实验幼儿园揭牌开园,至此,新区直管区公立幼儿园已达7所。新区直管区还新引进绵阳中学等众多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营造适合青年生活的业态
今年初,新区直管区特意在年轻人聚集的创新中心引入了一家品牌咖啡店。一杯咖啡背后的初衷,是给年轻群体创造一个“情绪按摩地”和“灵感迸发地”。
新区直管区从事创意、研发相关工作的年轻人多,对他们来说,沉闷、逼仄的“格子间”远不如轻松、开放的“打卡地”能带来灵感。
引入咖啡店,创新中心周边工作的年轻人再也不用从2公里的一个商圈点咖啡外卖,更令大家期待的,其实是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交流的“年轻场景”。
正式开街的“上马故事”,也为填补“年轻化”消费场景的空白而来。此前,新区直管区已打造上马望蜀苑这一成熟的餐饮街区。为满足青年消费偏好,“上马故事”随即“上马”。未来,这里将成为绵阳商业新版图——上马商圈。
一抹书香,一片心灵净土。
建设之中的科技书城正为此而来。书城从知识经济、文化地标与精神需求三个维度入手,规划设置主题书店、文化馆、策展空间、文化交流平台、公共阅读、亲子活动、剧场等业态,让其成为比书店更具烟火气、比商业更温暖的文化综合体,以解决年轻人多元化的兴趣需求。
培育适合青年发展的生态
事业有成,无疑是对年轻人最大的友好。对青年更友好,核心还在于培育适合青年发展的生态,让青年人才留得住。
今年1月,科技城新区党工委召开人才工作会,对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并发放“人才服务绿卡”,同时开通了机场“VIP”通道,打造60余套高端人才公寓。
政策、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青年人才怎么说。
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专项赛上,来自120余所高校的近300支队伍、近千名高校选手汇聚新区直管区。
比赛之外,令参赛选手耳目一新的,是绵阳的环境,特别是智能制造、机器人、数字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生活环境外,更令我们感到满意的是发展环境,是让我们施展才华的平台。”绵阳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雨说。
青年的成长,还离不开政策“滋润”。为此,新区直管区推出一系列“职场礼包”,涵盖政策、跨界交流、培训学习等多个维度。
连续两年开展“高企助跑”行动,不乏科技孵化、成果转化等“干货”;
组织包含遥感卫星、智慧监测、磁电应用研究等行业领域在内的12个“云上两城”入驻团队走进新区“镇园之宝”——九洲集团,让不少团队的青年人才,发现合作新机遇;
……
“青年友好”,也收获了高质量的发展——2023年上半年,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工业投资增速、技改投资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名列绵阳市第一。
(钟林 孙丽 文/图)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