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歌载舞展示幸福老年生活 (绵报融媒记者郑金容摄)
志愿者陪老人们包饺子(绵报融媒记者 李锦辉 摄)
老人们开心吃长寿面 (绵报融媒记者陈冬冬摄)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连日来,我市多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重阳节庆祝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绵报融媒记者 郑金容 陈荣 陈冬冬 李春梅 李锦辉 陈元松
最美夕阳红 文艺展演精彩纷呈
10月20日,“奋进新时代,最美夕阳红”2023年绵阳市重阳节暨老年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作品展演在绵州大剧院举行。
“勇敢勤劳的白马人民用双手绘制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舞蹈《夺补河畔》展现了白马人的独特风采。随后,气功太极瑜伽《道与梵心》、诗朗诵《我们和你们》等精彩节目先后上演,极具观赏性,充分展现了老年人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
为传承敬老孝亲传统美德,从2019年开始,我市在全市举办“最美老人”、“孝亲敬老楷模”、“优秀养老护理员”评选活动,今年已是第五届。展演期间,对获得2022年、2023年“最美老人”、“孝亲敬老楷模”、“优秀养老护理员”进行了表彰。
同时,还在绵州大剧院广场举行老年书法、绘画、摄影展。120余幅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风光等,题材丰富,吸引了过往市民驻足观看。“每一幅作品都展现了老年人对现在生活的热爱,很精彩。”市民王芳告说。
10月21日,游仙区盐泉镇长林村举行重阳节庆祝活动,该村650余名老人欢聚一堂,共同欣赏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看完文艺表演,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起了丰盛的坝坝宴。区人社局和村两委为90岁高龄老人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祝福老人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近日,三台县秋林镇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重阳节”系列活动,通过义诊、义演、表彰先进等方式,营造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欢乐坝坝宴 祝福老人长寿安康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近日,经开区松垭镇鹤翔社区开展“浓浓鹤翔情心暖夕阳红”重阳节文艺演出暨千人共吃长寿面活动。
活动中,不但为老人们准备了牛奶、面包、水果,还有香气四溢的长寿面,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春潮带领志愿者为老人们端上一碗碗热腾腾的长寿面,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鹤翔社区“鹤翔小喇叭”志愿服务宣传队还为老人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据介绍,此次活动有千人参加,志愿者早早就为活动忙碌着,其中大多是发挥余热的老年文艺爱好志愿者。
连日来,涪城区吴家镇紧扣“爱在重阳度金秋情暖吴家共和谐”重阳节主题,组织开展川剧文化惠民展演、表彰礼遇身边好人、邻里坝坝宴、入户走访慰问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年朋友送上温暖和祝福,营造尊老敬老、和谐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
活动中,对30余名身边“好老人”“好儿女”进行了表彰,聆听他们的感人事迹,大力宣扬优良家风家训,倡导崇德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的文明乡风。随后,活动现场又摆起了30余桌坝坝宴,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共品美食,欢度重阳,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守护到身边 弘扬敬老爱老美德
近日,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机动二大队到城厢街道解放街社区开展“爱在重阳度金秋,情暖邻里传美德”志愿服务活动,民警们一边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一边宣传反诈防骗知识。
活动中,民警以拉家常的方式向老人们宣传常见的诈骗种类和作案手法,叮嘱大家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远离各类诈骗,守好钱袋子,与此同时,还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现场气氛温馨祥和。“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营造欢乐浓厚的重阳节氛围。”特巡警支队机动二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阳节前夕,江油各界纷纷以各种形式向老年群体奉献爱心,让老年人过一个开心的重阳节。
近日,在江油市西山烈士陵园和红军文物陈列馆,江油红色文化宣讲团向部分退休教师和职工宣讲“红军长征与江油”,重温江油红色故事,学习先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老人们纷纷表示,将继续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工作,成为建设美丽江油的最美夕阳。
江油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携手爱心企业走进龙凤镇敬老院,开展“情暖重阳、关爱老人”活动,志愿者精心为老人们表演了舞蹈、戏剧等精彩节目,并送上节日慰问品。中坝街道华丰社区邀请辖区老人欢聚一堂,欢度重阳节,并开展义诊活动,为老人们做常规检查,详细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龙凤镇龙泰社区举行了重阳节庆祝活动,慰问辖区老人,陪大家一起过重阳节,此外,还邀请民警和消防队员向老人们宣讲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以及防骗知识等。
重阳至登高望远寻秋色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等。
习俗一登高望远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按照相关史籍上记载,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从战国时代开始,重阳这天就受到人们重视,只不过多是在帝宫中举行各种活动。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九月初九,盛茱萸,登高饮菊花酒。”重阳节的习俗很多,一般来说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等。而我市延续了多年的富乐山菊展也是应节活动之一。据了解,今年富乐山菊展有10万余株、近500个菊花品种,以及13组大型植物景观造型等吸引众人前往。每年登上富乐山看菊展是绵阳人重阳的习俗。
重阳登高源于山岳崇拜,既修养身心,又开阔视野,亲近自然,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习俗二敬老爱老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重阳节也就慢慢有了老人节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此后,重阳节除了踏秋登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即“老人节”。每到重阳节期间,我市各单位、社区、敬老院等都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秦时就有国家养老一事,汉朝对长辈不敬不养是重罪。南北朝时期国家已建有养老院,元明清时期,各种官办民办的收养救助养老机构不断发展完善。”民俗专家、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术云说,中华孝文化源远流长,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爱老、尊老、敬老、孝老良好风尚,将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郑金容整理)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