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涪城城南大学区在实验小学学术厅里举行了2023 年秋季学期片区赛课活动。
此次赛课活动的主题为“单元整组教学实践 ”,即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互相 联系的教学整体 。这样的单元整组,利用内容和拓展的各种资源形成合力,集中 优势突破单元教学目标,改变了以往单篇精读教学的各自为政和单打独斗,既有 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的效果。
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城南学区的十一所学校全部参加了赛课活动,历时一天半。在十一节各有特色的课堂上,看到了教师们观念转变的可喜变化,也看到了目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杨家小学赵思琪老师执教的《拍手歌》,在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中,用恰当的 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最后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 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把识字、写字与朗读指导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捕捉生活中动人的一瞬》是丰谷小学张映红老师执教的习作单元整组课例。 张老师从“ 回忆两篇课文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 ”入手,带领学生探寻写事密码, 总结出写事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要养成留心观察生活和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的好习惯,以及抓住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来生动细致地刻画人物写好习作的方法。
来自南街小学的陈婉琳老师执教课题为《夜之景》。陈老师由“夜,常无声,总关情 ”的诗样话语入题,从“提到夜,你会想到什么 ”牵引到书中诗句, 由此展开了单元中三首古诗的学习,再由诗中夜景学到《四季之美》 中夏夜的美 。学生用“读语句、圈景物、想画面 ”的方法感受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最后在练笔中运用。
南山小学张璐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 道旁李》是一篇文言文,张老师带着学生在读好停顿、读懂文意、梳理脉络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于复述故事的指导,抓关键 字词让孩子想象画面 。孩子在复述故事时绘声绘色,效果明显 。最后拓展了王戎的其他小故事,更丰富了人物形象。
“ 说明文以‘ 说明白了 ’为成功 ”,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作为了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人文主题 。东辰二小的夏小娟老师在统整这个单元教学时,紧紧围绕 《把事物“ 说 ”明白》这个课题,带领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和使用好处。在后面的练笔中,学生习作的反馈效果良好。
《蝴蝶的家》是四年级上册策略单元中的最后一课,玉皇小学郭宝玲老师在 教学时先让孩子们回忆了整个单元学到的提问方法和分类,再引导学生运用—— 针对本篇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把问题分类,小组合作选出自己认为最值 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在过程中一步步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者同情弱小和长于观察思考的科学素养。
有意思的是,本次赛课活动中,有五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四年级上册的 神话单元,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同课异构 。尽管单元主题和学习任务是一样的,但老师们在自己的理解中对单元内容的取舍各有不同,也各有亮点:
实验小学何海菱老师的《博爱之神超凡之奇》,在感受神奇之处时,让学生横 向纵向观察表格,从不同方面来找到故事中的神奇,是很好的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
御营小学张庭婕老师的《走进神话世界》,在感受神话的神奇之后,用世界各国神话是怎么想象世界形成的问题引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关帝小学杨欢欢老师的《创世神话大英雄》在拓展“神话故事我知道 ”活动中,巧妙地嵌入了语文园地《嫦娥》 的古诗教学;
警钟街小学赵露老师的《探寻神话的魅力》, 在感受神奇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合宜地补充了很多 资料,让学生明白了虽然神话故事很神奇,但也是 有线索、有载体、有逻辑的,课尾的给神话人物写颁奖词更是别具匠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让学生有了切实的生长;
石塘小学高雪明老师的《走进神话》,让孩子抓住题眼可以快速地整理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动作来感受神话人物的伟大品质,都是不错的学习方法。
在此次赛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多数老师对“单元统整 ”教学中的“大情景、 大任务、大问题、大迁移 ”都有了各自的一些理解,都意识到单元整体教学一定要在 “整 ”字上下功夫,只有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 ”; 同时在教学中也开始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并努力在课堂中予以呈现;还有新课标提及的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也引起了老师们的重视,都在积极拓展和推荐阅读。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一次赛课,是一次蜕变, 是一次成长,更是一次超越!教研的路,充实而芬芳,幸福而漫长。在这硕果飘香的 九月里,我们不仅收获了成长的喜悦,还获得了砥砺前行的希望。相信无论是上课的 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都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单元统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反思和学习,不断收获和成长!(黄红霞 黄友勇)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