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云上大学城”是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大力实施科技立市战略的重要举措。
通过“云上入驻”+“线下合作”,努力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入驻高校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源繁茂、创新成果丰富的优势,为全市的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提供创新支持。
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九三学社绵阳市委提交了集体提案《关于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 加快建设“云上大学城”的建议》。
如何加快建设“云上大学城”,推动创新资源导流作用落地落实,智汇赋能中国科技城?
提案指出,目前,“云上大学城”正处于快速建设阶段并即将正式投运,已经聚集了中科大、华中科大、厦门大学等高水平院校入驻,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还存在入驻学校需求导向不明确、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提案建议,以平台需求为导向,分类确定入驻高校。聚焦科研生产需求,甄选国内一流学科,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一流学科体系。
同时,立足绵阳产业现实发展需求,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核技术应用等产业集群为引领,分别对接两到三所学科优势突出、实力雄厚的行业特色高校,开展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等,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提案还建议,以“关键节点”为突破口,创新支持政策。建议推动技术转移,通过精准分析,挖掘企业重要共性需求,靶向制定“云上大学城”入驻高校院所研究方向,实现供需匹配。与此同时,在强化保障力度上发力,围绕九洲、长虹等单位的技术创新瓶颈,设立面向“云上大学城”的重点专项科研课题,组织入驻大学独立或者联合在绵科研院所和高校,以“揭榜挂帅”等形式,进行课题合作攻关。打通科技金融结合通道,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在现有“人才十条”“绵州英才”等人才计划之外,可考虑制定专门针对“云上大学城”建设的人才引进和扶持政策。
(绵报融媒记者 李灵越 文婷)
编辑:谭鹏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