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师爱育桃李 丹心铸师魂——记四川省首届“四有”好老师罗咏梅
发稿时间:2022-09-20 09:39   来源: 绵阳新闻网

  从教29年,倾情扎根乡村教育,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哺育芬芳桃李。她就是三台县立新镇拦河学校教师罗咏梅。

  罗咏梅是拦河学校一名普通的小学班主任、语文老师,曾获得市、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在第38个教师节,她被评为四川省“四有”好老师,三台县第七届“最美乡村教师”。谨遵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诲,近三十年来,她一直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为乡村教育事业倾情奉献。

  默默耕耘,师德高尚

  在罗咏梅老师眼里,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教师是用心灵感化心灵的职业。多年的教育浸润,令她早已把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了。言行举止体现师爱是她的行为准则,举手投足彰显师德是她的道德追求。工作中,她一直努力朝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不断迈进。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教书育人看似简单,但是要做到完美,需要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态度,更需要高度的爱心和责任感。罗老师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标尺,在三尺讲台上勤耕不辍,立德树人,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展现一名人民教师的作为担当,即使身体带来的不适也并不影响她工作。2009年,她脱发严重,就戴着假发坚持上课;2018年,出现甲状腺疾病,她总是假期才去复查。在疫情肆虐的那段艰难时光里,她积极响应号召,与同事们一起做好教育扶贫工作,投身网络教学新战场,在网络上为学生们批改作业、答疑解惑、疏导心理。

  钻研业务 ,精益求精

  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二十几年的教学中,罗咏梅老师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钻研教学业务。课前,她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课上,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力争课堂高效;课后,她及时反思,认真批改。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罗老师还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教室图书角。此外,罗老师还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所执教的课例分获市二等奖、县一等奖。

  作为乡村学校的教研组长,她还带领中青年教师不断学习和尝试,为学校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力地促进了乡村学校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情系学生,心存大爱

  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罗咏梅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爱”与“责任”的践行者,她把教育工作当作了一项用爱心和责任来铺就学生们成长之路的伟大工程,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

  罗咏梅老师常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总是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带班育人方法,从关爱学生的点滴小事做起,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学生的好评。

  爱心是具体的,也是琐碎的。多年来,罗老师总是利用课余时间给基础薄弱的孩子补习,带生病的学生去医院,与留守孩子交心谈心……

  2018年,她新接的班里有个小男孩儿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个孩子很聪明,可课间不是骂女生,就是打男生,三天两头不是别的家长到学校来投诉,就是在办公室受科任老师批评。通过家访,罗咏梅老师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复杂,因此他常常以这种方式来引起旁人的关注。了解这一情况后,罗咏梅老师经常与他交流谈心,关心他是否吃饱穿暖,抓住他的闪光点表扬他,增强他的认同感和成就感。现在这个孩子已上初中,思想和行为习惯有很大的改变,还被评为了“优秀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罗老师正是这样用实际行动去感染了每个需要被关爱的学生。

  勇挑重担,义不容辞

  学校的发展,依靠全体教师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当学校有困难时,罗咏梅老师作出了最好的回答。2021年秋季刚开学一个月,学校教六年级语文的一位老师就生病住院,学校领导决定挑选一位既有责任心,又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帮忙上课,经多方面考虑,最佳人选是罗老师。但现状是,罗老师教学任务已经很繁重,再加一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任务确实太重。但没想到的是,当她得知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任务。今年九月,初中缺语文老师,罗咏梅老师又被委以重任,担任七年级语文学科教学。罗老师就是这样每天勤于课堂环节的设计,劳于多次作业的批改,重复于学生细致的思想工作,她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了教学工作中,谱写了一曲乡村教育赞歌。

  建言献策,社会担当

  作为立新镇第十九届镇人大代表,履职期间,罗老师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向镇政府提交议案和建议,她在做一名老师的同时,能够关心社会的发展,这是一种责任与使命感的延伸。

  罗咏梅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愿做阳光,给他们以温暖;我愿做雨露,给他们以滋润;我愿做土壤,给他们以勃勃生机。”她一直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着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乡村教育这片热土上,她仍将辛勤工作……(廖伟 谢文学 图/文 )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