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渠成水到”!武引工程二期140余公里渠道保灌20余万亩农田
发稿时间:2022-08-19 10:27   来源: 绵阳新闻网

  2022年夏季以来,绵阳部分地区遭遇高温和低降雨天气,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旱。近期,武引工程二期大宝支渠、仁柏支渠、石黑支渠等项目相继竣工通水,保灌面积20余万亩。8月18日,记者跟随市武引管理局服务队前往灌区,查看抗旱工作开展情况和武引工程二期建设情况。

  

 

  当天上午,盐亭县富驿镇的气温高达39℃。走进五星村,稻田里的农作物格外茂盛,村生产水库中蓄满了两万方干净、清凉的生产生活用水,白鹅在水中畅游。五星村支部书记雷光尧告诉记者,6月末,农田开始干涸,村民的生活用水也成为困难。后来,在市武引局抗旱供水工作者的协调和帮助下,富干支渠终于通水,蓄满了水库,才没有影响灌区的农作物生长。

  

5.jpg

 

  据市武引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7月中旬,武引局在综合气象走势、工程工况和灌区情况研判,经请示省防办后,调度武都水库超汛期限制水位蓄水,为抗旱做足了充分的水量保障。截至目前,武引工程共计向灌区4市11县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抗旱供水近一亿立方米,累计保灌42.19万亩。特别是武引工程二期修建的大宝支渠、仁柏支渠、石黑支渠、林麻支渠、富城支渠、光中支渠的140余公里灌渠,首次投入抗旱供水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要供水,还要协调好用水,更要科学地调水,保证生产生活用水。”市武引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勾承建说,目前,武引灌区已基本完成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的抗旱保粮阶段性任务。下一阶段,将持续强化抗旱举措,最大程度保障灌区百姓生产生活用水。

  (绵报融媒实习记者 王傥 文/图)

编辑:李志 校对:谭鹏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