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位推”工作机制+“高磁力”引才政策+“高效应”招引宣传+“高对接”校地合作……
盐亭:“高”筑“凤巢” 吸纳八方英才
县域崛起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路人才精英源源不断的输入。近年来,盐亭工业发展提速,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对人才“求贤若渴”。
今年以来,盐亭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抓紧抓实“招才引智”工作。通过建立“高位推”工作机制,出台“高磁力”引才政策,开展“高效应”招引宣传,推进“高对接”校地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高度、精度和广度推进“招才引智”工作。
同时,盐亭拿出100余个事业编制,专门用于“招才引智”。面向全国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和本科以上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并提供“解决事业编制、给予最高50万元安家补助、表现优秀者优先提拔和转任公务员”等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求职者纷至沓来。截至目前,盐亭已先后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64人,其中研究生以上57人,本科生7人。日前,记者走进盐亭县人才公寓,对这些专业人才进行面对面采访。
人才公寓
1.杜小迪“盐亭女儿”回乡求职:只因难舍故土乡情
银白色的“人才公寓”依山而建,周边环境幽静美丽,交通十分便捷,并配有停车场。公寓造型新颖别致,宛若一只仙鹤展翅欲飞。每套单间公寓布局简约,设计精巧,还配备了电视、空调、热水器等生活设施,公共区域还配有共享客厅、共享厨房,洗衣机、烘干机、微波炉、冰箱等一应俱全。而书吧、学术研讨厅,则是七小时之外的学习园地。居高临下的观景露台和标准的篮球场,则是居住者闲暇时光放松心情、放飞激情的“方寸之地”……
杜小迪今年26岁,盐亭县西陵镇人。她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专业,是今年盐亭县第二批招录人才,在县市场监管局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
“我是从嫘祖故里走出去的女儿,这次响应县委、县政府‘招才引智’号召,应聘回乡就业,回家的感觉真好……”杜小迪说,她在大学之前,一直在盐亭上学,这次归乡,颠覆了她过去记忆中那个落后的家乡,扑面而来的是盐亭经济开发区高新科技企业集群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贯穿县城的弥江、梓江两岸,鳞比栉次的崭新楼群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河面,宛若童话世界。弥江与梓江汇合的荒滩,早已被打造成靓丽时尚的“两江广场”,成为附近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随着旧城改造稳步推进,一个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更有星罗棋布的休闲广场、微景观和“口袋公园”,独具匠心地装饰、美化城市的每一处“留白”,让市民真正实现“推窗见景”“移步换景”,感受到宜居城市生活的无限魅力。
杜小迪感悟最深的,是包括家乡西陵镇在内的盐亭广袤乡村。各地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由此催生出的一大批优质粮油、蚕桑、柑橘、藤椒、肉牛、生猪代养等现代农业产业,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虽说专业不对口,但是我愿意从头学起!”杜小迪表示,入职面临全新行业、陌生岗位,但她并非感觉“两眼一抹黑”,正因为怀揣一颗回报家乡的赤子之心,她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接下来,她一方面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一方面向单位同事虚心请教,争取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人才公寓
2.薛伟:辞职上演“追妻行”一家三口落户盐亭
31岁的薛伟,老家在广元市苍溪县。2009年他考取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于该校城市学院。这之前,他对于盐亭的印象是,每次假期回乡探亲乘车的“一晃而过”。
薛伟真正了解盐亭,始于今年8月他的妻子有幸跻身盐亭县“招才引智”首批人才,被分到盐亭县经开区管委会工作之后。在妻子每一回“枕头风”里,他对盐亭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近几年来,盐亭县全面盘活资源,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各类高新科技企业纷纷落户扎根,构筑起发展势头迅猛的新型工业格局。尤其是盐亭县境内油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无限,催生化工产业园区项目稳步推进。
于是,薛伟打定主意,毅然辞职,上演一出现代版“追妻行”。他作为高层次人才,在盐亭“招才引智”第二批人才招聘会上脱颖而出,正式录用后,被分配到盐亭县交通运输局规划股工作。在熟悉工作的过程中,他对盐亭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认知也越来越明晰:盐亭的交通发展曾经历“从无到有”的蜕变,尤其是近几年连续实施的“交通大会战”声势浩大,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四纵四横”的大交通格局。在此基础上,盐亭县又一鼓作气开展省级“四好农村公路”“金通工程”的示范县创建行动。不久,另一条高速公路——“盐茂高速”也即将上马……
薛伟说,他之前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又是大学讲师,现在投身于交通建设规划,确实面临的是新课题。他表示,一定会虚心学习,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做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现在岗位业务的衔接转化,争取为盐亭交通运输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薛伟说,他和妻子向组织申请了租房补助金,现在新城区租房生活。虽然初来乍到,但他们对这个小县城的未来发展充满向往: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生活成本便宜。言谈中,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图景呼之欲出,盐亭,不仅满足他们夫妇安居乐业,而且还解除了今后小孩上学的后顾之忧……
人才公寓
3.王静:传递“爱才”接力棒 悄悄变身“盐亭人”
王静今年26岁,阆中人,是今年盐亭“招才引智”项目中为数不多的“海归”。今年夏天,她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学成回国,所修专业为人力资源管理。她在网上求职过程中,偶然发现盐亭“招才引智”项目,通过反复了解,盐亭的就业环境、招引人才政策等方面的条件深深吸引了她。王静抱着试一试心态投递了求职简历,没想到,她有幸通过层层考核,最终成为盐亭县“招才引智”首批录用人才。
谈到对盐亭的印象,王静对盐亭县“爱才”褒扬有加。“那段时间正值高温天气,负责招聘接待的工作人员一个个认真负责,忙得汗流浃背,生怕怠慢了我们每一位应聘者!”王静深有感触地说,在大家乘车前来盐亭参观、体验的途中,随车陪同的领导一路上不停地给大家派发矿泉水和藿香正气液,生怕大家中暑。贴心的关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落户盐亭后,在组织首批录用人才的参观、考察活动中,王静对“千年古县”盐亭加深了印象。嫘祖纪念公园、歧伯故里、文同诗竹园、袁诗荛纪念园,以及遍布盐亭城乡的字库塔,让她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山环水绕的县城,美丽宜居,浓郁的烟火味不言而喻。而七里花乡、西部水产、花果嫘乡等现代农业产业欣欣向荣,以及经开区新型工业发展一派生机蓬勃,更让她对盐亭未来前景充满了信心!
而留给王静印象最深的,当属她刚入职的县人社局的领导和同事们。大家在工作、生活方面对她关心备至,让她感受到“家”的温馨。尤其是他们的“爱才”情结,犹如接力棒,也开始在她手中传递开来。很快,在“招才引智”第二批人才招录中,王静主动请缨,悉心做好接待、跟车服务、餐宿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在不亦乐乎的忙碌中,她正一步步把自己变成“盐亭人”……
4.叶亮亮:争当“全媒体人”为盐亭发展鼓与呼
“当你们在盐亭各条战线大显身手的时候,我就是那个默默宣传报道你们的新闻人!”叶亮亮在现场幽默调侃。
叶亮亮今年24岁,达州市人,毕业于攀枝花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盐亭县“招才引智”首批录用人才,他被分到盐亭县融媒体中心担任记者。“盐亭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我必须从头再学习!”叶亮亮说,在短短三个月的实习工作中,他对盐亭有了初步认识:盐亭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千年古县”。文旅融合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近几年,盐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绩斐然。特别是加快道路、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治理撂荒土地,更利于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在坚决保护粮食安全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不断满足群众就近务工创收。盘活集体资产,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
在工业板块,通过全方面实施“双招双引”,以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为集群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优势日益彰显……
叶亮亮说:“当前,盐亭全县上下正全力以赴实施“三大战略”,奋进“三大目标”。自己作为县级融媒战线的一名新兵,精准把握融媒体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将自己所学与日常采编工作融会贯通。同时,向单位各位老师学习,学习他们新闻采编的精湛技能,今后不仅要会拍、会写、还要会编,争做名副其实的“全媒体人”,多出精品力作,为盐亭县高质量发展贡献新闻宣传力量。
5.政府部门:打造“绿色通道” 解除人才“后顾之忧”
人才招来,如何留下?记者了解到,接下来,盐亭县相关部门将精心组织开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入职培训,盘活编制资源,全力做好人才入职后的保障服务,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盐亭县高端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马玲丽说:为切实解决人才落户后的后顾之忧,该县不仅建成“人才公寓”,还推出“嫘祖故里英才卡”,帮助人才在政治待遇、政务服务、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多方面享受专项“绿色通道”。
同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盐亭县有计划地加大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中使用中高端人才的力度,探索和出台更多人才引进政策和配套措施。力争构建全方位人才保障体系,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工作,让他们在这里安心工作、舒心生活,为盐亭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下一步,盐亭县将继续强化人才引进和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大力引进能源化工、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各类人才,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生态经济强县凝聚更多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雍江 绵报融媒记者 陈元松 文/图)
编辑:郭成 校对:谭鹏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