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连续的高温天气造成涪城区杨家镇、丰谷镇、新皂镇、青义镇、吴家镇等农作物以及部分人畜用水困难。面对旱情,涪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积极投入抗旱保墒工作中,灌溉用水、人畜用水,确保百姓正常生产生活。
今年以来,涪城区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偏少约60%,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旱。玉杨丰支渠、新吴石支渠、金石支渠三大灌区的新皂、吴家、杨家、丰谷等镇34个村、9个社区农业灌溉用水受到影响。为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涪城区农业农村局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紧急协调调配抗旱用水600万立方米。同时还调度中小型水库、塘堰开闸放水,为具备灌溉条件的村(社区)放水浇田,惠及受旱农田面积约6.2万亩。区水利局根据各镇用水需求,积极协调外调应急水源,解决农业旱情需求,移交给乡镇使用,用于提水保苗。同时,各镇街道按“先生活,再生产”的原则,组织发动群众广泛节水蓄水保水,开展农业保墒保苗,尽最大努力降低旱灾损失。
在青义镇,当地积极协调,多渠道引水解决农作物灌溉栽种问题,协调上游江油八一水库,开闸放水5万立方米,解决龙锋村片区农业用水;在龙溪沟断流期间,该镇协调西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总公司支援,从涪江调水,解决全村300余亩农业用水,为老百姓解了燃眉之急。灾情最重的杨家镇持续打出三招抗旱“组合拳”,为确保水资源不浪费,杨家镇农技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向农户宣传推广塑料薄膜防渗、田埂蓄水保水等技术,减少水资源使用量。与此同时,各村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坝坝会等形式向农户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户宣传知识。通过积极协调,都江堰人民渠第二管理处黄鹿进水口开闸放水,解了全镇农业用水的燃眉之急。
区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农业技术工程师,根据作物受灾情况,制度作物抢种、补种等农技措施;积极协调保险公司,开展农业受灾的保险理赔。杨家镇、丰谷镇、新皂镇等镇区以送水方式,投入机动运水车辆9辆,解决586名群众因旱造成的人饮困难。
目前,涪城区投入抗旱人数9280人,投入机动抗旱设备3520台(套),投入机动运水车辆9辆,累计抗旱浇灌面积225公顷,预计挽回粮食损失320吨,挽回经济损失77万元。
(李蔓君 杨海燕 绵报融媒记者 彭雪 文/图)
编辑:李志 校对:谭鹏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