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24小时
防汛抗旱两手抓 落实落细硬措施
发稿时间:2022-07-22 09:06   来源: 绵阳日报

  我市多县区出现旱情——

  武引调水6000万方解“渴”

  绵阳新闻网讯(绵报融媒实习记者王傥)今年6月中旬以来,我市各区县出现不同程度旱情,灌区大面积受旱,初步统计水稻不同程度受灾43万亩。旱情发生后,市武引管理局第一时间开展抗旱供水工作。7月21日,记者跟随抗旱服务队前往尾灌区,深入了解抗旱供水情况。

  21日上午,盐亭县高渠镇户外气温已高达33℃,记者在灌区外看到,连续的高温和极低的降水量,使高渠镇鹅项岭水库水位下降了3米左右,水库内的木船搁浅在岸边,养殖网也露出了水面。

  随后抗旱队伍到达双龙分支渠毛斗一取水口检查供水情况、现场协调各分渠合理分水。经过测量,毛斗一渠内的水位已超过38厘米,及时、有效地灌溉了桐船村的水稻田。桐船村党总支书记李群英告诉记者,村内有耕地4000余亩,受干旱影响,玉米地几乎颗粒无收,多亏了武引的“救命水”,其中的800余亩水稻才得到浇灌,减少了粮食产量的损失。

  武引管理局供水科科长李峰介绍,武引灌区今年水稻保栽面积74万余亩。旱情发生后,武引管理局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人员深入渠道一线开展守渠护渠工作,7支抗旱服务队同步深入相关乡镇,了解旱情、协调水源、化解用水矛盾,有序组织抗旱均衡用水,确保渠系供水畅通。目前水已安全进入尾灌区,使整个武引灌区的旱情得到基本缓解,供水保田率达到96%。全灌区抗旱调水量达6000余万立方米,预计还需调水4000余万立方米。

  据了解,为全力确保抗旱减灾供水工作有序开展,武引管理局多措并举,积极多次与上游武都电站、武都水库管理中心等单位沟通对接,坚持“电调服从水调”供水原则,确保灌区抗旱引用水源稳定;加强梓潼、游仙和三台等灌域间协调工作,各灌区之间实行区域轮灌制;抗旱期间,渠首处陶家垭站点增设人员实行全天候24小时轮岗值守,全力保证红岩分干渠首端水位稳定;深入灌区田间地头,调查研判各区县旱情形势,动态调节抗旱供用水计划。抗旱高峰期,机关职工全员上渠,进行护水送水出境,确保抗旱减灾工作有序推进,全力缓解灌区旱情。

  涪城

  清淤疏浚打通“肠梗阻”

  绵阳新闻网讯(杨海燕绵报融媒记者彭雪)疏通闸室,排障疏堵渠道,清淤捞渣……连日来,涪城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对辖区内的河湖、水库、塘堰、渠道进行清淤疏浚,确保河道沟渠排水畅通,干旱地区充足用水。

  记者在位于新皂镇的新吴支渠见到,几名水利职工正在水深1.5米的渠道内疏通作业。“中心仅今天共派出了40余人对8个渠道进行清淤作业。”涪城区水利发展中心农业灌溉股股长任星洪介绍,中心自7月初以来,对辖区沟渠进行清理“疏经通脉”,“那天几室外温度达到40℃左右,但我们的职工毫无怨言,顶着烈日在沟渠里奋战。”

  据介绍,进入夏季,城区河道杂草滋生、浮萍增多,为了保持城区河道水质洁净,涪城区组建了“乡村护河队”,对农村河湖、水库、塘堰、渠系“脏乱差”进行清理。“乡村护河队”每天都会出动90余名护河队员,将河道、水库、塘堰、沟渠内漂流的浮萍和生活垃圾进行打捞,通过垃圾清运车运到垃圾场进行专业处理。

  “对河道等的专项清理工作,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就开始启动,一直会持续到10月结束,其余时间则由镇、村两级河长、巡河员以及村级护河人员对所辖区域内的河流、水库、塘埝、沟渠开展日常巡查与管护。”涪城区农业农村局农能中心主任文圣春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已清理河道150余公里,清理各类河道垃圾500余吨,清理河道非法堆砂1处。

  据了解,今年开春以来,涪城区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偏少约60%。玉杨丰支渠、新吴石支渠、金石支渠三大灌区的新皂、吴家、杨家、丰谷等镇34个村、9个社区农业灌溉用水受到影响。为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涪城区农业农村局启动抗旱应急响应,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紧急协调调配抗旱用水600万立方米,同时调度中小型水库、塘堰开闸放水,为具备灌溉条件的村(社区)放水浇田,惠及受旱农田面积约6.2万亩。

  三台

  抓早动快织密“安全网”

  绵阳新闻网讯(绵报融媒记者李锦辉)“连续的高温,使得镇里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急需‘解渴’,必须想办法抗旱保丰收。”连日来,三台县观桥镇积极组织协调鲁联干渠、鲁香干渠开闸放水,保障极端天气下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供给,确保受旱庄稼灌溉用水,努力减轻旱情造成的损失。

  开闸放水后,镇村干部联合群众开展守渠护水工作。巡查修缮渠道,清除淤泥垃圾,确保渠道通畅;积极护水引水,保证灌溉用水到位。“通过协调灌溉水源等多种抗旱措施,该镇旱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后期将密切关注天气,及时跟进服务,为广大农户增产增收提供保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谌敦林说。

  抗旱的同时,防汛同样不能忽视,连日来,老马镇未雨绸缪,储备防洪应急物资,维护村通广播、组建应急队伍,做好防洪度汛预案,树立抗大洪防大汛思想,确保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做到有备无患,老马镇各村居建立应急微型消防站、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和应急队伍,保证洪灾来临时刻能用得上、能起到作用的物资和人力。“我们要管理好这些抗洪抢险物资,一旦遇到大型洪涝灾害确保它们能派上用场。”老马镇川祖村相关负责人于海霞告诉记者,当前已进入主汛期,将切实做好应急准备和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持续抓好隐患排查,确保安全度汛。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