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公益
关爱未成年人,绵阳一直在路上
发稿时间:2022-07-15 10:04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日前,工区街道飞来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利用社区“复兴少年宫”阵地,以关爱未成年人成长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为期10天的夏令营主题活动。

  

1.jpg

 

  在夏令营活动中,20多个孩子走进社区,在大学生志愿者们的陪伴下,围绕破冰游戏、绘画、手工制作、教育讲座、亲子沟通等形式设置的互动内容,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青春期的身体、心理变化,正确处理与家人关系。

  

6.jpg

 

  飞来石社区夏令营仅是我市多举措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一个缩影。在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成长,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从城市到乡村,各类公益性“夏令营”“冬令营”多点开花。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市民政局等联合爱心企业、聚焦留守儿童、培育孵化社会组织,以项目、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路。

  

8.jpg

 

  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方面,我市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社工服务站——游仙区仙鹤镇社工站,该站点在致远方略研究院的设计下,精心遴选“鹤彩”妈妈志愿者队伍,通过项目为儿童提供关爱服务,使当地儿童有人爱、有人陪、有人护,更有事做。在“鹤彩”妈妈微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美术、表演、音乐、玩游戏、学唱歌等,美妙歌声和快乐的笑脸温暖他们的心灵。

  

7.jpg

 

  该项目以农村留守、困境儿童为服务对象,走进村庄、走进家庭,通过设计《农村儿童身心健康与行为调查手册》,全面摸排儿童身心健康现状、分析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策划系列服务项目等举措,以留守、困境儿童为中心,通过团体活动、个案辅导、家庭教育支持小组、日常关心互动构建四位一体的干预措施,点亮留守、困境儿童的“心灯”。此外,“鹤彩”妈妈守护新芽一对一帮扶服务项目针对仙鹤镇辖区内的残疾儿童开展一对一进家门的帮扶服务,还有“鹤彩妈妈·育苗行动”志愿服务等。在全市,各地均有社区组织和站点开展关爱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在残疾孩子入学问题上,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家长向所在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申请入学即可根据情况入读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以及送教上门。对于重度残疾,无法出行的残疾孩子,经申请,采取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大学生志愿者送教上门的方式教学。此外,市残联还将探索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教学。

  

9.jpg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施行后,涪城区在全市率先在成立首家家庭教育指导中,开启了涪城家长“依法”科学带娃的新时代。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集家庭教育、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生活帮扶和心理引导等多功能服务为一体,将触角直接延伸到学校一线,动态收集涪城学籍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成员教育缺位等两类特殊儿童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为困境儿童的家庭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

  

3.jpg

 

  此外,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聚焦聚力解决未成年人近视突出问题,根据《四川省“明眸皓齿、正心立身”健康工程试点工作方案》,我市还承担省“明眸”工程试点任务。试点中,我市将围绕未成年人近视问题,重点依托中小学校开展实施试点, 通过“学校+机构+家庭+慈善力量”的模式,多形形式普及近视防控近视知识,并以实际行动为全市未成年人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绵报融媒记者 彭雪 文/图)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