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在市第四届残运会暨第三届特奥会乒乓球TT8—9级女子单打比赛的赛场上,北川代表团运动员牛钰的残运会“首秀”对阵游仙区代表团实力“老将”冯萍。
在第一轮时,牛钰率先发球,她用左手将球轻轻抛起,在球与拍子接触的一瞬间将球拍轻轻一挑,乒乓球在对手球台上弹起后突然向后转弯,让冯萍措手不及,只能遗憾丢分。快节奏的比赛,让牛钰一度遥遥领先。在第三局决胜局时,冯萍巧妙利用发球优势,逆转了局势,追平比分。
在赛场上,牛钰与冯萍两人奋勇拼搏,创造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在最后一刻的反击,牛钰因体力不支跌倒,冯萍摔下球拍第一时间冲了过来,不停地询问牛钰的情况,“是不是哪里不舒服?需不需要找医疗组?”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11岁的牛钰被埋在废墟下三天三夜,72小时后,她被解放军叔叔从废墟中救出,奇迹生还。可牛钰右腿的筋膜、肌肉通通坏死,不得不进行截肢,左腿也经历了大大小小三十几次手术,才得以留住。“虽然我左右移动很慢,腿部力量也有点跟不上。但是我决不放弃,要坚持到底!”牛钰说。
比赛结束时,比分锁定在了2比3,牛钰最终遗憾败北。可她却自信地说,“下一次还能更好!”牛钰坦言,“虽然最后没有赢得比赛,但是也很棒!因为不论是我还是对手赢得比赛,在这场比赛中,胜负是次要,最重要的是收获了什么。”
牛钰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参赛的感受。“赛前来适应场地时,看到大家在赛场上突破自己,让我感觉到虽然身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但大家内心都很有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一种新的生活。”她告诉记者,比赛不在输赢,重在努力拼搏,敢于挑战自己、突破自己。
为何是乒乓球,这是牛钰与父亲的约定。牛钰表示,在地震前,就会和父亲一起打乒乓球。地震后,发现其他运动自己无法体验。尤其是在市残运会前夕,父亲想让她以一种新的姿态去面对生活,能够多运动,走出来。所以作为一名摄影师,尽管平时打球的时间较少,但因为热爱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走出赛场,牛钰还有很多属于自己的高光时——2022年,牛钰荣获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作为一名新媒体从业人员,她用自己的励志故事点亮了残障人士心中的光芒,也用公益类原创视频搭建起了社会各界和残障人士之间的沟通桥梁……
(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尹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