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小息肉 大隐患 胃肠镜检查一目了然
发稿时间:2022-07-06 10:30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其实肠息肉就是指起源于大肠上皮,生长于粘膜而粘膜隆起突向肠腔的赘生物,这些赘生物表面可以光滑也可以充血、糜烂,可以有蒂、亚蒂或者无蒂。虽然大多数肠息肉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的仅仅是体检时发现,但因为肠息肉引起腹痛、便血的也不在少数。按照病理学类型可以将肠息肉分为腺瘤性、增生性、错构瘤性及炎症性,在这其中腺瘤性息肉是最为多见的。

  “医生,我的肠镜提示肠息肉,到底要不要处理?

  脾胃病科(消化内科)医生经常在临床中遇到病人这样的提问。本期我们就这个问题给大家讲讲。

  什么是肠息肉肠息肉分哪些类型

  其实肠息肉就是指起源于大肠上皮,生长于粘膜而粘膜隆起突向肠腔的赘生物,这些赘生物表面可以光滑也可以充血、糜烂,可以有蒂、亚蒂或者无蒂。虽然大多数肠息肉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的仅仅是体检时发现,但因为肠息肉引起腹痛、便血的也不在少数。按照病理学类型可以将肠息肉分为腺瘤性、增生性、错构瘤性及炎症性,在这其中腺瘤性息肉是最为多见的。

  为什么会长息肉

  大多数研究表明年龄、性别、HP感染、后天不当饮食习惯及不良生活方式、家族遗传等都会引起肠息肉。

  肠息肉会不会癌变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腺瘤性息肉是最被大家认可的癌前病变。一

  般公认的息肉转变为肠癌的过程为息肉—腺瘤—癌变的系列演化过程。但是,具体息肉转变肠癌的时间还要由息肉的病理性质、部位、大小及其他相关因素决定。

  由于临床上早期肠息肉多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发病隐匿,常在出现腹痛、便血、腹胀、大便习惯改变等临床症状后或健康体检中发现。而目前我国肠镜的普及性及被接受性仍比较低,往往在行肠镜检查时已进展为晚期肠癌。所以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愈合、减轻人群疾病负担的关键所在。

  如何进行结直肠癌的早诊

  答案只有一个——肠镜检查。《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推荐: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均应进行肠镜检查,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年龄应提前10岁进行肠镜检查。对于肠镜检查中发现息肉的患者,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的建议行内镜下治疗。提醒大家,自己的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体检时要考虑胃肠镜检查。

  (绵阳市中医医院王亚茜)

  知识窗

  四种症状小心肠息肉悄悄长出来

  肠癌的70-80%都是由息肉发展而来的,息肉又是跟我们的年龄密切相关,肠道原本是很光滑的,免疫系统发生问题,就会产生息肉,长时间不进行处理,就会引发癌症。既然会导致癌症,那么有没有什么症状能够预警呢?

  如果出现了以下四种症状,就要小心大肠息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你的身体了。

  腹痛:一般性的息肉不大会引起疼痛,如果息肉比较大了,肠道出现了不全梗阻,大便下不去就会引起疼痛。还有如果息肉弥漫的范围比较广,这就会刺激肠壁,也有可能会引起一些隐痛。

  腹泻:腹泻就是大便次数增多。大肠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吸收水分,息肉产生后会刺激肠壁,肠壁受到刺激后就会加大蠕动,肠道通过不断收缩,使得肠道中的水还没有来得及吸收就被挤压出去了,也就形成了腹泻。

  腹泻和便秘交替:原本每天一次的大便量是正常的,如果突然间出现了腹泻和便秘交替,排泄变得不再规律了,就要小心了。

  便血:大便带血,同时大便表面还有一些粘液,接下来又出现一天大便几次,而且有便不尽的感觉,这个就要注意了。因为很有可能是肠道里面的一个溃疡面在渗血,并且伴有炎症,因此,出现便血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检查。

  做到以下3点远离大肠息肉

  胃肠道疾病和我们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以及生活状态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职场人士其实是大肠息肉的高危人群。那么该如何保护肠道的健康呢?

  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我们平时饮食跟我们肠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保持健康合理、多样化的饮食摄取,就会给肠道提供它所需的各类菌群,肠道细菌会帮助代谢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太干净了没有细菌反而会影响人体健康。

  随时调整心态:当人处在高度紧张或者焦虑的状态下,免疫系统一定会有问题,这样体内的纠错功能和监督功能就会减弱,从而

  导致肠道的疾病产生。所以,职场人士一定要注意适当减压,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让身体保持在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下,有助于肠道健康。

  虽然说大肠息肉70%会引发大肠癌,而大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又呈增长趋势,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目前我国对大肠癌的手术治愈率也是相当高的。不过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记得一定还是建立在发现早的前提下,所以一定要重视你的肠道,定期做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