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 正文
王德炎:敬仰汲取传承 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育人功能
发稿时间: 2022-07-04 08:34    来源: 绵阳日报

  用好承载地域文化各类场馆的育人功能,打造“一主两类五场”教育教学平台,创新新时代馆校协同育人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论述无疑都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文化情怀,也折射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华文化智慧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的历史自觉与历史自信。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在“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部分指出,“四川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璀璨,红色资源丰富,拥有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的独特优势。”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心怀敬仰、善于汲取、传承创新,用好地域文化资源,拓展立德树人新路径。

  心怀敬仰,用好承载地域文化各类场馆的育人功能。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特定时期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显著地域性和深刻教育性等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文化场馆是地域文化的承载体,是发挥实物收藏功能、科学研究功能、社会教育功能和传播文化功能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可以说,保护和利用好文化场馆,开展好场馆教育,不仅蕴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意义,还见证着民族奋斗历史,凝结着民族精神与民族智慧,对当代青年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场馆文化“活教材”和“资源库”的作用,让场馆文化在价值引领上齐奏“交响乐”,使场馆文化成为立德树人的“点金石”。

  善于汲取,打造“一主两类五场”教育教学平台。近年来,绵阳师范学院立足地域文化,汲取地域文化的养分,构建了“一主两类五场”馆校协同育人模式,蹚出了培根铸魂有效路径。一是搭“一主两类”平台。学校建立了以地震纪念馆为主要平台,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两类场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课实践教学等基地,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教师讲授与师生亲身体验相结合。二是打造高校思政教育与文化场馆社教职能融合的“五场”。以干部培训、入学(职)教育、党(团)组织生活、辅导员培训等方式走进各场馆接受理想教育,将场馆建成师生增强“‘四个自信’的信仰场”。开展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专题,把场馆建成师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场”。成立非遗协会等20余个文化研习社团,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中华经典颂”等系列活动,把场馆建成师生“体悟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辐射场”。开展师生走进场馆担任讲解员志愿者、建立爱心图书漂流站、组织学生志愿者赴养老院等开展志愿活动,加强师生的感恩教育,将文化场馆建成师生“锤炼道德品格的修炼场”。组织师生开展“非遗之旅”等主题实践活动,采掘、整理文物故事,创作舞台清唱剧《欧阳修》《将进酒》,把场馆建成师生“提升人生境界的裂变场”。

  传承弘扬,创新新时代馆校协同育人模式。注重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学校与地震纪念馆共建纪念场馆教育与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开展场馆文化课题研究,建成两千余平方米的民俗展览馆、太白书院等一批文化传习场所,形成了十卷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李白全集编年集注》等系列成果。注重地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体系。场馆教育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增强教学的亮度、新度、效度、梯度,使思政课教学鲜活起来。注重地域文化深度融入实践活动。在校内建设抗震救灾精神、李白文化园等地域文化景观,塑造厚重的地域文化育人环境,组织师生开展场馆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师生走进场馆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实习实践和研学旅行,场馆走进高校校园举办贴近师生的文物巡展、讲座等,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送进校园、送进课堂,构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作者系绵阳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