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24小时
绵阳与中科大、华中科大等10所高校共建"云上大学城"
发稿时间:2022-06-24 09:11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新闻网讯   6月23日,在“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首场活动上,科技城“云上大学城”迎来“新朋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9所高校“扎堆”入驻“云上大学城”。

  在一周前举行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厦门推介会上,厦门大学成为绵阳“云上大学城”首个入驻高校。随着此次9所高校的入驻,绵阳“云上大学城”首批入驻高校达到10所。

  为何要建“云上大学城”?今年,我市探索建设“云上大学城”,充分挖掘全国院所、高校、企业人才宝库,加快聚集、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一批核心部件、高端产品。

  “既是立足当前所需,也是着眼长远发展!”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云上大学城”是立足绵阳本地区位优势,吸收优秀人才,打通绵阳与全国科技资源链接渠道,全方面赋能绵阳的科研转化和产业转型。

  “云上大学城”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等先进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大学虚拟城。“云上大学城”将以拥抱全世界的姿态,抢占新一轮创新资源制高点,链接全球全国优质技术、资本、信息、人才、设备资源赋能科技城,加快发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助力绵阳成为科技研究策源地、成果转化承载地、人才交流集聚地。

  记者了解到,我市还将聚焦全国“双一流”高校开展招引工作,也将推动入驻高校在绵建设研发机构、创新平台,与当地院所、高校、企业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由政府、高校联合建设‘云上大学城’,就是要打破地域界限,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和科技活动组织能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效,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教、金’发展体系。”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招引全国“双一流”高校及重点高校入驻,进一步开展科技合作、技术攻关、成果交易、学术交流、人才培训、人才引进等活动,努力提升科技城创新能级。

  绵阳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进。当前,我市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党代会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招院引所”,大力推行科技助理制度,探索建设“云上科技城”“云上大学城”,加快建设院士(专家)小镇、科创基金小镇,深化与重庆、成都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努力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