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一家一户,干净的乡村道路,清澈的乡间河道……近日,走进“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梓潼县石牛镇雁门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村里处处洋溢着群众乐享幸福生活带来的勃勃生机。
近年来,石牛镇雁门村以全国文明村创建为契机,以发展特色产业、产村相融为动力,先后引进专业合作社2个,进行葡萄和苎麻种植,建立家庭农场6个,分别进行水果、优质农作物、水稻制种等产业品牌示范种植,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大增加。
鼓了钱袋的同时,更要“富”脑袋。在雁门村群众们看来,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才能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村里大力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成立道德评议小组,由村干部、企业法人、村民代表、村妇联组成,通过开展道德评议,逐步形成讲正气、做贡献、知荣耻的良好风气。同时,树立先进典范,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从我做起”“我做到我文明”等系列主题活动,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春节等主要节日为契机,评选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文明家庭、三八红旗手、致富能手、道德模范、家庭孝道、环卫之星等评,用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讲好文明故事。
如何让文明乡风建设更“接地气”“有灵气”,真正浸融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村里创新打造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村民们不仅能在长廊里学习法治、党史等知识,还能唠家常、学文化、秀才艺。村民王大姐告诉记者:“文化长廊上面的文字通俗易懂,用生活化的语言给我们老百姓讲知识、说故事,大家都很喜欢长廊,没事来坐坐,很有意思。”
据悉,雁门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四好”村、市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等称号,一系列荣誉折射出雁门村加强文明乡风建设的决心。接下来,雁门村将继续固强补弱,逐步提升精神文明软实力,强化经济发展硬实力,以饱满的热情和十足的干劲,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留下“雁门一笔”!
(绵报融媒实习记者 曾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