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全国文明乡镇——江油市青莲镇,一副美丽宜居、和谐共生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今年以来,青莲镇积极贯彻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精神,以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目的,全镇上下齐心、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打造了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切实铺就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以评比促治理
让村容从“一时美”到“一直美”
6月12日上午,红岩村村民罗涛手拿扫帚正在对自家庭院进行“地毯式”清扫。从清理地面垃圾到铲除墙面污渍,他干劲十足,不放过任何一处卫生死角。
“你看,我把家门前的院子收拾得多干净!”罗涛说,邻居都在努力挣分,他家也不能落后,毕竟谁都不想把自己的名字挂在“黑榜”上。
罗涛所说的“黑榜”,是青莲镇按照“四清”要求设立的评比机制。镇上制定了考核细则、奖扣分机制,组织各个村通过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交叉检查方式,每周一检一比,互相打分。对总分前10户的家庭进行“红榜”表扬,授予“清洁文明户”称号,对得分最低的3户家庭,列入“黑榜”,并督促其整改。
“通过评比,村民讲卫生,爱护环境意识有了很大提升,参与环境综合提质行动的积极性高涨。”红岩村党总支书记林兴财告诉记者,村民们个个争当“卫生标兵”,形成了比、勤、赶、超的良好氛围。
以旅游提质量
让环境从“一处美”到“一片美”
端午小长假,游客董伟超在太白碑林度过了美好的假期。
“去往景点的路上,我看到宽敞平坦的通村道路,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这让我们游客的心情非常舒畅!”董伟超对太白碑林景区周围的乡村环境赞不绝口。
众所周知,青莲镇是李白故里风景核心区,镇内旅游资源丰富,太白碑林、李白博物馆、三一国际共享农场、蜗牛部落等景点主要分布于诗仙村、太华村、双石村和中河村。如何助推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提档升级,让景点所在的村落成为“城市脸面”?
“环境提质行动开展以来,我们村制定出了具体工作方案。”太华村党委书记李培介绍,村里设立了每周一次的“清洁日”,号召两委成员、党员干部分组对辖区内重点区域开展巡逻检查,及整及改,时刻保持“脸面干净”。
与此同时,青莲镇内各文旅企业也积极动手参与经营场所环境卫生打扫,在为游客带来舒适体验的同时,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推动乡村环境增颜提质。
以思想筑根基
让乡镇从“外在美”到“内涵美”
如今,群众看着规划井然、街道整洁、花草怡人的居住环境,心情格外舒畅。据了解,青莲镇共有人口4.1万人,他们既是城乡环境综合提质的受益主体,也是建设主体和治理主体。只有提高群众思想认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才能着力汇聚城乡环境质量提升的强大合力。
青莲镇李白故居社区、九岭社区以“坝坝会”为主要平台,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提质行动中来。树立先进榜样、发挥志愿者力量、实行卫生保持积分“兑奖”制……一系列“组合拳”让群众在行动上养成文明习惯,营造“人人爱环境,个个讲卫生”的浓厚氛围。
“爱护环境本就是大家共同出力的事,看着村里越来越美,我们也很开心。”居民贺碧华说,现在家家户户已经从“要我扫”变成了“我要扫”。
记者从青莲镇政府获悉,城乡环境提质三年行动启动以来,青莲镇已清理场镇、村内道路76公里,清理垃圾676吨,清除问题广告227处、拆除横幅标语163条……一组组数字背后,是青莲镇开展环境提质工作的决心。青莲镇党委书记敬儆表示,他们将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环境提质工作。
(绵报融媒实习记者 曾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