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言
盛会传佳音。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两个支持”鼓舞人心、振奋士气,让人意识到:这是新的机遇,更是重大责任!
机遇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赢得了科技城建设的历史机遇后,绵阳又迎来了令人振奋的“高光时刻”。四川擘画未来五年时,提出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重要要求,作出实施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赋予绵阳新使命、新机遇。意味着绵阳将会享有更多政策红利,更好集聚产业、人才、资本、自然资源等各种要素,并向川北周边乃至全省辐射,形成强劲的规模效应。也意味着,绵阳肩上的担子将会越来越重,不仅自己要发展,还要带动川北片区一起发展。省上重视绵阳,我们应当怎么办?
中心,意味着“带动”。省域副中心是协助主中心带动全省发展的,好比“副班长协助班长”。江苏的徐州、皖南的芜湖,之所以能够成为当地省域副中心,不仅是因为经济体量和发展速度,更大使命在于带动周边一体发展。一体发展是协调的、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不再是“各顾各”,而是“手拉手”,“大的”带“小的”,“强的”帮“弱的”,一起长大。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强者则要恒强。我们在尽快补齐发展短板,做强自己,壮大实力的同时,还要摆脱“地级市思维”“小城意识”,不局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站在区域协同发展的更高视角,统筹谋划川北片区的资源要素,带动整个片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先行,意味着“示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先行示范区的提出,到相继写入省委市委全会的决定,再到这次党代会的大力支持,坚持创新的分量一次比一次重要。创新,就要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新路,作出示范。示范,需要心系“国之大者”,肩扛“国家使命”,时刻牢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示范,需要具备“探路者”“冒险家”“改革者”的胆识,坚定“敢为人先、行胜于言”的精气神,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创新能级,在“国字号”科技城打造更多“国字号”战略科技力量。
登高望远抓机遇,勇立潮头敢担当。发挥自身优势,变“定位”为“地位”,充满希望的绵阳又一次踏上新的征程。
编辑:郭成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