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绵阳成功阻止一起66万元涉老集资诈骗
发稿时间:2022-05-20 09:13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5月19日,记者从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浦发银行绵阳分行日前成功阻止一起涉老集资诈骗,帮助六旬老人刘婆婆(化名)保住了66万元养老钱。该事件中,骗子以投资为由,称收益“3年本金翻倍”,险些使刘婆婆落入非法集资陷阱。

  绵阳新闻网讯 5月19日,记者从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浦发银行绵阳分行日前成功阻止一起涉老集资诈骗,帮助六旬老人刘婆婆(化名)保住了66万元养老钱。该事件中,骗子以投资为由,称收益“3年本金翻倍”,险些使刘婆婆落入非法集资陷阱。

  

1.jpg

 

  19日下午,记者在浦发银行绵阳分行看到,银行营业厅内播放着“拒绝高利诱惑 远离非法集资”宣传片,墙角还放置了防诈骗宣传手册。浦发银行工作人员刘艳向记者介绍了刘婆婆遭遇诈骗的详情。

  事情经过

  此前,刘婆婆急急忙忙来到浦发银行绵阳分行办理转账业务。营业厅工作人员向刘婆婆询问转账用途,她神情紧张,回答含糊不清,只是不断催促工作人员尽快办理。

  工作人员将情况向主管进行了汇报,并耐心与刘婆婆沟通。刘婆婆最终道出了她取66万元资金的用途:“投资”到某文化传播公司。

  刘婆婆向工作人员展示了她与该公司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她说该公司保证“此笔投资零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投资3年本金翻倍”。

  工作人员立刻意识到刘婆婆很可能遭遇诈骗或非法集资,遂向其讲解了类似典型案例。经过几位工作人员长时间耐心劝说,刘婆婆最终放弃转账,避免了66万元的资金损失。

  刘婆婆透露,她的子女不常在身边,对这种诈骗不了解,险些上当。最后她不停向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2.jpg

 

  市金融工作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案例比重逐渐加大,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养老服务”“金融投资”等名义,实施诈骗或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为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市金融工作局深入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全方位加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防非”宣传“四进”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网点)2000余场,发布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原创作品200余篇,播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标语20万余次,覆盖人群100余万人次。

  延伸阅读

  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的类型

  1.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设置“套路”,诱导老年人“消费”“投资”

  2.违规使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变相开发房地产

  3.商品住房销售中以“养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

  4.老年旅游、艺术品经营等领域涉诈

  5.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服务机构名义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场所

  6.养老机构内设的无资质医疗机构,无行医资质相关人员擅自开展诊疗活动

  7.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和虚假宣传

  8.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传销

  9.其他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违法犯罪

  (绵报融媒实习记者 王傥 文/图)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