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我市以“战术组合”打造硬核农业“芯片”——逐梦沃野 振兴种业
发稿时间:2022-05-19 09:03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的公示》,我市梓潼县、安州区、三台县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

  三台现代农业(生猪种业)产业园 (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的公示》,我市梓潼县、安州区、三台县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

  种子,素有农业“芯片”之称,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种业发展工作。作为农业大省,四川明确,“十四五”期间,建设中国西部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和现代种业强省。

  国之大者所系,省之要者所在。绵阳把握大势、肩扛责任,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猪、粮油、蔬菜”三大种业,奋力将绵阳种业打造成产业体系中的一块金字招牌,向“育繁推、产加销”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全国种业强市进军。

  种业创新的浪潮已至!

  □绵报融媒记者 李灵越

  直面长与短——

  顶层设计扬优势破发展瓶颈

  2021年,我市实现粮食总产量235.18万吨,高于全省0.15个百分点,粮食总产创近10年新高。今年一季度,农业生产形势良好,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8.0%。生猪出栏99.72万头,增长6.7%。

  喜人的产量背后,是优质种质资源的支撑。

  作为种业大市,我市种业发展一直处于时代前沿。尤其是生猪育种、粮油制种和蔬菜良繁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详知家底”方能更准应对。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称,培育种业也蕴含独一无二的优异资源,值得挖掘利用。以生猪为例,全省仅有三个自主培育的国家级生猪新品种配套系原种有2个在绵阳(天府肉猪和川藏黑猪),全省7家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有3家在绵阳,纯种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地级市全国第一。

  重长远,扬优势,种业核心竞争力从何而来?

  绵阳深知:能不能创造一批有影响、有品质、有效益的新品种,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提高科技研发能力、联合攻关能力;能不能推进种业创新资源、技术和人才加速聚集,取决于企业有没有雄厚实力。

  补短板,破瓶颈。市委、市政府立足现有基础精心谋划、前瞻布局,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全国种业强市的目标,高质量构建了“1311”(1个种业强市建设总体方案、3大优势种业专项行动方案、1个创新中心建设方案、1套保障措施)全国种业强市建设体系,明确了“以三大种业为引领,挖掘特色种业潜能,全力推进全国种业强市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的发展思路。

  蓝图已绘就。瞄准目标,财政保障、金融支持、科技支撑、人才保障、用地保障等举措加速推进,绵阳全面推动种业产业升级。

  畅通产与研——

  提质“从种子到筷子”全链条

  扩种大豆,这是今年粮食生产的一项重大任务。我省已明确要新增31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其中,绵阳承担17万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任务。

  对此,我市制定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培训方案,于2月初陆续组织专家,指导县(市、区)基层农技员、种植大户等学习新种植技术。

  在大豆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市农科院还针对我市丘陵及山区特点,总结出高蛋白大豆高产保优栽培技术在示范县推广。

  “高质量完成大豆扩种任务,绵阳信心十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全市大豆产能将大幅度提升。

  再看小麦。去年,梓潼县成片酿酒小麦新品种“绵麦902”进行实产验收,平均亩产达到510.5公斤。“绵麦902”是市农科院培育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此次大面积高产是绵阳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自主创新破解种子“卡脖子”问题的结果。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绵阳充分发挥市农科院国家小麦、水稻、粮油原原种基地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级粮油(种业)产业园区,打通“从种子到筷子”全链条,让好种子种出好大米、好大米卖出好价钱。

  俗话说,“一颗良种,千颗好粮”。围绕种业科研创新,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还着力布局打造实力强劲的创新平台,为种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去年6月,三台县芦溪镇枣河村的一个小山上,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项目暨1200头共享公猪站正式开工。该项目以明兴农业为主体,引进川农大育种团队,聚集7家育种龙头,创新联合育种机制,着力打造优质川猪“芯片”。

  以技术和资金入股的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团队目标明确。李学伟说,目前,四川种猪和商品猪市场的80%左右为外种猪,而本地猪及杂交猪仅占不到20%的市场份额。相比外种猪,本地黑猪具备肉质鲜美、口感较好等优点,希望通过对本地黑猪进行基因组测序,打造自主的种猪品牌,与进口猪实现差异竞争。

  结出丰收果——

  现代种业走向产业化品牌化

  作为全省唯一国家级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当前,游仙正培育全省唯一的省级蔬菜种业园区和川菜硅谷建设。一次又一次的“破冰”,一个又一个“核心产品”问世,园区带动良繁基地建设近万亩,制种农户户均增收2800元。

  “自从加入了蔬菜种业园区,再也不愁农产品销路了,现在我家每年能增收四五万元,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正在菜地里干活的小枧镇天池村村民余国寿笑得咧开了嘴。

  种业创新,最终指向种业产业化发展。

  在生猪种业方面,绵阳是西南种猪繁育基地,全国生猪种业培育园区,拥有唯一的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全省唯一的省级生猪种业培育园区(江油)。

  在粮油种业方面,绵阳是国家小麦、水稻、油菜原原种基地,是全省唯一被正式认定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市”(全国三个:四川绵阳、江苏盐城、湖南怀化)。同时,绵阳培育的高芥酸油菜品种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所培育的绵阳11号(小麦)曾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在蔬菜种业方面,全市有蔬菜种业企业20余家,年销售蔬菜种子超过500万公斤,产值超过5亿元。莴笋种子销售量占全国莴笋生产用种量的40%以上。此外,天府肉羊新品种培育及种源基地建设、麦冬等道地中药材制繁种、北川白山羊与苔子茶、平武黄牛与红鸡、盐亭梓江鳜鱼等资源的保护开发也具备突破发展的潜力。

  从育种源头起,打特色牌,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精准定位、精准发力。

  “未来,我市还将进一步以创新思维看待农业、对待种业,聚焦生猪、粮油、蔬菜三大特色优势种业,加强技术攻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积极搭建“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功能的现代种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种业园区建设,以及实施“绵品出川”行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绵阳种业品牌。

  夏天,是生机勃勃、是耕耘的季节,向着全国种业强市,绵阳满载希望再出发!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