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引才”之后莫“屈才”
发稿时间:2022-05-16 08:39   来源: 绵阳日报

  □欣言

  眼下,立志“人才兴市”的绵阳,以满满的诚意,撒出了“广聚天下英才”的英雄帖,掀起了大规模引进优秀人才的热潮。人才引进来了,如何使用、怎么用好?值得深思。

  在对人才的使用上,一些地方和部门很“纠结”,掌握不好“度”:要么怕人才“跑”了,制定种种限制性措施,给人才套上“紧箍咒”;要么大材小用,什么岗位缺人,就把引进的人才用在什么岗位上,也不管其能否一展所长;要么用力过猛,一听说是人才,就安排到专业并不对口的“重要岗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要么对引进来的人才一视同仁,还是搞论资排辈那一套,相当于只完成了“量”的增加,没有带来“质”的变化。甚至,还有“叶公好龙”者,引进人才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根本没想过给舞台、压担子。

  引进人才的初衷,既是以才兴业,也是在思维传统、思想僵化、路径依赖比较严重的“池子”里,放进一群“鲶鱼”,以“鲶鱼效应”打破“守擂思维”、警醒“南郭先生”。如果人才一来,就把人家的手脚捆住了、思想禁锢了,岂不是伤了人才的心、误了发展的事?

  能否用好人才,关键要看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事实证明,凡是发展速度快、改革力度大的地方,都是优秀人才扎堆、创新活力十足的热土。反之,则活力不强、发展不快,甚而一步步地开了倒车、走了下坡路。

  当前,绵阳改革发展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要关头,必须坚决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喊响“本事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打破束缚人才干事创业活力的条条框框、牵牵绊绊,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只要政策许可、条件允许,鼓励各级各类人才大胆地闯、勇敢地试、安心地干,以他们的示范带动效应激发新活力、实现新突破、干出新天地。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引才”之后莫“屈才”!千万不要引得“闹热”、用得“寂寞”。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