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坤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突出重点,建强人才“新体系”;创新举措,开辟聚才“新赛道”;提升站位,扛起用才“新担当”
前不久,市委高规格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会议专门提出“要建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并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重点。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汇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对人才的渴盼更加急迫。但长期以来,乡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老龄化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全科医生、乡村教师等依然紧缺,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总要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做好乡村人才工作意义重大。
突出重点,建强人才“新体系”。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壮大产业人才队伍。聚焦农业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重点应建好农业科研人才、农业企业家、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农创客”五支队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活力。做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聚焦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重点应建好乡村教师、乡村卫生健康人才、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和乡村规划建设人才,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五支队伍,补齐农业农村服务短板。提优乡村治理人才。聚焦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重点应建好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村改革服务人才、农业公共服务人才和农业综合执法人才四支队伍,保障农村各项改革任务和民生政策顺畅实施。
创新举措,开辟聚才“新赛道”。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人才“引育用留”一体发展,奋力开创“近悦远来”的人才工作新局面。整合资源“育”。探索整合高校、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农业园区等多元培训资源,打造一批集教学、培训、实践、创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实践平台和培训体系,实现优秀人才全链条培养和多层次复合型人才梯队供给。协同模式“引”。鼓励举办乡村“双招双引”活动,建立乡村投资机会和人才需求清单定期发布机制,一体化引进项目、资金和人才。探索“一品一支人才队伍”,面向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龙头企业借智借才,以单个农产品为单元,按照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各组建一支人才支撑团队,推动产业“链式”变革。营造环境“留”。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体系,做好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文章,为城市人才入村投资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激励和兴业的空间载体。要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从“人地钱”予以精准有效的政策扶持,推动“归乡人”成为乡村振兴中坚力量。
提升站位,扛起用才“新担当”。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树立人才工作是政治工作的强烈意识,应把好政治关,引才育才要对标“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这一重大标准。提升引领力,坚持人才技能技术、市场经营能力提升与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并重。强化感召力,基层党组织带头与人才进行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及时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和发展问题,在项目资金、政策保障、荣誉激励等公共资源分配上做到一视同仁。强化人才利益联结。牢牢坚守促进农业农村共同富裕政治责任,鼓励高素质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股权合作、服务配套等合作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通过订单生产、利润返还、入股合作等模式抱团发展。建立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创业主体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产业和人才融通发展新格局。
(作者系市委组织部派驻安州区雎水镇枫香村驻村工作队队员)